现货市场的成熟度决定着期货交易的需求度,成熟度越高,参与期货交易的需求就越高
“标准的现货市场—活跃的中远期市场(OTC)—成熟的期货市场”,这是顶层设计者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为中国商品市场发展设计好的路径规划。这样的规划是理想的,也是符合发达国家历史发展潮流的,但其是否符合中国的实际,需要我们认真分析。 商品市场的发展受制于经济制度与经济环境 即期现货市场—现货批发市场—期货市场与中远期市场,这是二十多年来中国商品市场发展的实际架构,它似乎偏离了当初的设想。值得欣慰的是,中远期市场中还有部分市场没有按照期货市场模式发展,这些市场坚持盘面交易与现货接轨,这既培育了不成熟的现货市场,也为期货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好的基础,这在白糖、塑料、钢材、不锈钢、电解镍等品种上显得尤为明显。 当前现货市场不成熟这一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这是导致中国期货市场不能很好发展的根本原因。现货市场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展的,直到十九世纪中期西方才诞生了商品期货市场。 商品市场发展受制于经济制度与经济环境。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律与规则来达到制度变迁的结果,但相对于经济环境而言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关键是,我们需要的经济环境是与制度相适应的环境。经济制度可以用国家的权力来建立,但它是否适合经济环境就不是仅用权力就能解决的。现货市场的成熟度决定着期货交易的需求度,成熟度越高,参与期货交易的需求就越高。近两年来,业界一直在呼吁期货市场要接地气,要为实体经济服务,但是,在企业产品大量以即期形式销售时,其期货交易需求从何而来?毕竟对冲交易不能替代套期保值交易。 与美国相比,中国商品市场发展存在不足 一是现货市场发展滞后,期货市场发展超前。中国商品市场体系发展仅30多年,中国的期货市场是在现货市场相当不成熟的情况下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属于强制性的制度变迁,与美国诱致性的制度变迁形成鲜明对比。 二是参与主体存在较大差异。无论是现货交易,还是期货交易,中美两个市场在参与主体上大有不同。即便是在21世纪的今天,在中国市场,能源等主要大宗商品的需求者还是以国有企业为主,这与美国以私有企业为主的结构完全不同。企业性质的结构直接决定参与主体的结构,所以中美两个市场在参与交易的主体上存在较大差异。此外,由于中国的生产企业和贸易商缺乏实际的期货交易需求,因此中美两个市场在期货交易参与主体上也有很大差异,中国是以私人性质的投机者参与为主,美国是以机构和生产者参与为主。 三是在影响交易的法律、规则、信息和仓储、物流等方面,中国远远落后于美国。美国有着非常完善的商品交易法律和规则,美国洲际交易所(ICE)在短短的十多年里发展成为庞大的国际交易所集团,原因何在?说明美国政府对创新的高度包容。 在信息服务方面,中国远远落后于美国。美国定期发布的非农就业数据和密西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不但影响着美国,还影响着世界。在仓储、物流方面,我们也远不能与美国相比。 研究中间市场,发展中间市场 中国基础市场落后的缺陷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否则中国商品市场永远不能解决协调发展的问题。至于如何解决现货市场不成熟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政府应允许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实验,并从政策上扶持。为此,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一、根据中国自身特点,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品市场体系。在商品市场体系设计上,不能照搬美国模式,因为美国商品市场体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国没有这样的发展历程。当今美国,甚至对一些成熟的大宗商品来说,有形的现货市场可以不存在,现货市场的功能完全可以被期货市场所替代。而中国呢?许多商品交易连即期都做不好,怎么去做中远期,更谈不上做期货了。与美国不同,中国的商品市场体系应该是:现货市场—中间市场—期货市场。中间市场是间于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之间的市场,它与OTC市场是不同性质的市场,因为中间市场采用的交易方式是中远期交易与现货接轨。 二、加强中间市场的理论研究。中间市场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中间市场存在的价值在于它最大限度地培育好了现货市场。在未来15—20年的时间里,中间市场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为此,我们应加强对中间市场理论的研究,用成熟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并惠及整个商品交易行业。 三、应赋予中间市场更多的交易功能。与传统的OTC市场不同,中间市场需要先进的交易方式来确保其交易效率,否则它是无法满足现货交易需求的。与期货市场相比,中间市场的流动性问题将更加突出。期货市场参与主体可以是全社会,而中间市场仅是行业内主体。由于大量的现货交易体现近期、中期,所以它对流动性要求将更高,因为越迫近现货月,交易行为就越收敛。中间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挂牌交易、品牌订单交易等形式亦可实行,这将更大地满足现货交易需求。 一个成熟高端市场的标志是:远期交易活跃的同时,现货月同样活跃。中间市场最大的作用是能够解决现货月交易问题,因为在个性化需求与流动性收敛的双重因素影响下,如何确保现货成交是关键,而“货物蓄水池”、“交割错位”与“成交错位”恰恰解决了上述难题。 四、应将中间市场纳入证监会管理。与期货市场一样,中间市场同样实行保证金交易,这也决定中间市场亦存在金融属性。一个具有金融属性的商品市场,其监管部门就应该是证监会,而不是其他职能管理部门。 五、提高中间市场门槛。一个具有金融属性的市场,其建立条件肯定要大大高于建立一个公司的条件,所以必须提高中间市场门槛。 六、加强中间市场立法。立法的目的有两点:一是保护广大参与者的利益;二是保护守法市场的利益。 也许大家会关注一个问题:为什么中间市场的功能不能由期货市场来替代呢?笔者认为,这与期货市场的综合性与职能有关。期货市场上市品种多,如果也实行盘面交易与现货接轨显然不行。国内三家商品交易所的上市品种均超过10个,考虑到以后还将不断增加的上市品种,如果期货市场的每只交易品种都要按照中间市场的做法去做,一方面精力与能力不够;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期货市场本身功能的发挥。经济越发展,社会化分工应该越细。各层次市场只要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中国商品市场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因此,中国商品市场体系应该这样搭建:现货市场—中间市场—期货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