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这里:首页
 

新闻资讯

 

时事报道

聚焦中央对手清算商系统性风险

        2014-11-18 00:00:00    
 

    场外市场清算商技术成本高,欧美机构联盟建立共同抵押池

   

  1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恢复》报告有助于减少CCPs系统性风险
  

  10月15日,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联合支付和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CPMI)公布了《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恢复》报告,要求各大金融机构(FMI)制定应付2008年金融危机后时代的高效综合恢复发展计划,并为FMI提供了恢复计划过程和内容的具体指引,列明了可供FMI使用的各种恢复计划工具。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该报告是对IOSCO联合支付结算体系委员会(CPSS)于2012年4月份公布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的进一步补充,主要针对FMI包括支付系统、证券结算系统、中央证券托管、中央对手方清算机构和交易数据库等全球金融系统的关键角色。2013年8月,该报告的咨询方案开始公布,在历经一年多时间的讨论后才最终确立,该报告的相关内容将被写入预定于2015年年初发布的欧盟法律草案中。
  随着越来越多的标准化OTC衍生品和掉期合约转向中央清算模式,清算商如美国存托与清算公司(DTCC)和伦敦清算所有限公司(LCH Clearnet)、欧洲期货交易所清算公司(Eurex Clearing AG),可确保即使交易一方出现破产该项交易也能够顺利完成。而与此同时,CCPs正为违约事件积聚了大量的系统性风险,特别是针对CCPs的更多审慎监管规则完成后,这种现象变得更加严重。
  全球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稳定委员会FSB主席Mark Carney表示:“在OTC衍生品交易量被要求强制清算下,各大清算商的业务规模将迅速增长。随着中央清算政策被引入,避免CCPs变成‘因为太大以至于不能倒台’(too big to fail)机构的新威胁显得尤其关键。”
  在10月15日公布的报告中,作为维持金融市场稳定的关键,所有相关的金融机构被要求,必须陈述出他们从类似于2008年危机的失败中恢复过来并维持关键业务继续运行将采取的步骤。惠誉评级公司认为,新补充指引特别指出了审慎监管的关键规则,增强了CCPs的风险管理架构,减少了该模式潜在的系统性风险,使各地监管者距建立一个更健康的监管体系又更近一步。
  根据上述报告内容显示,新规则要求清算商需列明按顺序从不同来源进行集资的工具,比如清算商自己的违约基金、自家会员等。新规则表示,如果这些资金来源停止了,清算商届时可对其清算的资产实行追加保证金或者降低资产估值。一般而言,拥有这些资产的各大基金不属于清算商的会员。因此,基金管理人必须游说这种资产减值的现象尽量不发生。
  一些基金管理人表示,拥有这些资产所有权的投资者不应该被要求去帮助清算商这些私人公司度过可能出现的“危机”。但是,负责清算基金资产的一些银行也表示,作为清算服务提供商,他们也不应该去承担所有的风险,如果资产管理人不做好自己的事情,那么清算商可以采取进一步行动,届时该基金将失去所有资产。据悉,作为英国一家主要的清算中心,由Mark Carney主管的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已经同意实行追加保证金新规则。
  雷曼兄弟破产事件发生的根源在于大量未知的场外交易违约风险积聚,其与CCPs的情况有所不同。通过转向中央清算,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从本质上将更多的清算风险转移到CCPs身上。作为一个理论上更加简化的解决方案,CCPs使场外衍生品交易风险的透明度不断提高,也是监管层推动减少OTC清算会员或期货经纪商“救市”事件出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惠誉评级公司表示,一般来说,这些清算会员旗下大部分拥有对系统非常重要的银行子公司,CCPs不断增加的系统性风险是实行掉期中央清算的一种副产物。
  近年,监管者已经认识到实行中央清算模式的风险,在市场参与者准备好之前,并不真正强制实行中央清算。目前,掉期中央清算已在美国和欧洲正式实行,不久也将在更多国家和地区实行。根据国际结算银行数据显示,英国市场主导的OTC利率衍生品交易份额占全球市场的49%,美国市场占比为23%。

  2  监管“发酵”迫使CCPs加强技术成本投入,清算商竞争加剧
  

  从操作性而言,为应对更为广泛的产品类型和更大的清算交易量,实行中央清算迫使CCPs不得不进一步促进清算技术水平。伴随着如此迅速的增长,将要被认可的或已获得认可的新清算会员如何在保证竞争力的情况下维持盈利,将成为CCPs要面对的越来越大的操作性风险。
  10月中旬,CME集团以一个委婉的说法——“重新聚焦未来发展”为由,计划裁减其全球范围内5%的职工。10年前,CME还只是一个仅有600多名雇员的小型地区性期货交易所。如今,为了削减成本和减少管理层级,CME决定主要在技术部门解雇约150名员工。
  CME执行总裁Terry Duffy表示,“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伴随着OTC衍生品清算的到来,这个行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各大交易所和清算商,以及他们的客户、银行和电子交易者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这些影响他们的规则。许多市场人士发现,这些对OTC的新监管规则已经导致相关的企业盈利减少,并且还因OTC 交易量的降低而持续加剧。
  据了解,CME集团的支出从2010年的11.7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13年的12.9亿美元。目前,支出加大的趋势还在继续。2014年上半年,CME集团支出为6.42亿美元,而去年上半年为6.21亿美元。从营业收入来看,CME集团似乎一直表现平稳,从 2010年的30亿美元到2013年的29亿美元,但其盈利率已经从61%降至56%。其中,技术是承受监管“发酵”冲击的主要领域之一。
  一直以来,监管者致力于将场外衍生品市场转移到如交易所等更透明化的交易场所,并由清算商介入交易过程。日前,在澳大利亚财政部允许本地银行连接美国清算商后,CME集团正式获准进入竞争日益剧烈的澳大利亚OTC清算市场。目前,CME集团旗下设有2家清算机构,一家设在美国,一家设在英国伦敦。
  3年前,澳大利亚政府曾拒绝新交所收购澳大利亚证券和衍生品交易所旗下的ASX清算所。当时,澳大利亚财政部表示将清算资产和结算产业保留在国内非常关键。如今,澳大利亚正式打开了其本地的场外衍生品清算市场,供欧美各大清算商与本地清算商充分竞争。据悉,该项举措是基于澳大利亚长达23年的经济腾飞结束,澳大利亚的大宗商品占据了其出口的大部分,而近年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如铁矿石等已出现巨幅下跌。
  在获准进入澳大利亚清算市场后,CME 集团除了可以清算投资者用于风险对冲和投机的利率掉期产品之外,还可以清算在CME、CBOT等交易所交易的非澳币计价的利率衍生品。2012年,欧洲清算商LCH Clearnet获准在澳大利亚境内建立自己的清算机构,正式与ASX Clear同台竞争。目前澳大利亚大部分海外银行都属于LCH Clearnet的客户。ASX清算商董事长Elmer Funke Kupper表示:“对于ASX来说,场外衍生品市场是一个关键的增长领域。在价值18万亿澳币的澳大利亚场外衍生品市场中,ASX将会面对更剧烈的竞争。”

  3  欧美清算机构合作建立共同抵押池,降低流动性资产损耗
    

  除了对可清算的场外衍生品交易引入中央对手方清算模式,针对无法清算的衍生品交易违约现象,2013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和IOSCO一致要求银行向OTC交易对手方收取债券、股票等抵押品。此举虽然提高了那些不可清算的OTC衍生品交易的安全性,但同时也捆绑了大量流动资产,提高了 OTC衍生品交易的成本。
  为应对不断增加的技术成本投入和提高流动性资产的利用率,两家国际大型证券存管机构——美国结算公司(DTCC)和欧洲清算中心(Euroclear)历经长达1年多的商讨,最终达成协议,成立一个名为“DTCC-Euroclear全球抵押公司”的合资企业,打造一个能容纳价值上万亿美元的大型抵押品池,用于缓解银行征收场外衍生品交易抵押品等稀有资产的压力。
  据了解,该合资企业总部将设在伦敦。为缓解在新规则施行下场外衍生品市场的潜在限制,Euroclear和DTCC将允许各自的客户进入他们的抵押品池,两个抵押品池均为客户保管了价值约43万亿美元的资产。在不久的将来,两家公司计划将各自的抵押品池合二为一。“所有资产将会在适时准备好融合。”Euroclear董事长Tim Howell表示,该系统将会对其他托管机构开放并欢迎加入。
  该合资企业成立后,两家公司将分别拥有其主权和管理权。Euroclear技术部主管Michael Shipton将成为合资企业的董事长,DTCC策略与商业发展部总经理将成为执行总裁。后金融危机时代里,各大机构对更多的衍生交易品实行严格规定,需要以抵押品或“保险”来作为避免违约事件发生的信用保证,而清算商所收取的抵押品通常是具有高流动性的资产,如最受欢迎的政府债券或者现金等。
  为实现资产利用率提高和技术成本降低的双重目的,两家公司将融合各自一部分技术,新建立一个支撑该合资企业的开放IT系统。该系统将为所有商议好保证金的OTC衍生品和其他担保合约提供自动化转换和聚集功能,预计将在明年年中面向市场参与者进行技术测试。DTCC董事长Michael Bodson表示:“两家公司已经开始建立类似的系统,与其复制彼此的科技,我们选择了彼此分享。”

 

 
版权所有(C)山东省期货业协会
地址:济南市经七路86号(经七路与纬一路口西南侧)11楼1103室   电话:0531-86131789 sdqhxh@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19029037号-1 鲁ICP备19029037号-2 技术支持:山东红苗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