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这里:首页
 

新闻资讯

 

时事报道

吴敬琏:经济新常态建立不靠“强刺激”靠改革

        2014-11-05 00:00:00    
 
   据新华社电 什么是经济新常态?如何建立经济新常态?政府和企业又该怎么做?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3日下午在杭州举行的中国民间商会论坛上发言表示,中国经济“旧常态”打破已成共识,但经济新常态仍未完全建立,只有继续推进改革、提高效率、优化结构才能建立经济新常态。
  吴敬琏认为,目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这并不是新常态的一项指标。“只有比较高的效率支撑的中速或低速增长,才能算是一个真的新常态。没有效率支撑的增长是维持不下去的。”吴敬琏说。
  吴敬琏进一步解释说,中国之前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靠人口红利、靠改革开放、城镇化,但目前这些因素所带来的动力已经逐渐消失,而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仍然很小。所谓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仍然是提高效率、附加值和盈利性,找到新的动力。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从接近10%的年增长率下降至今年第三季度的7.3%。在这种形式下,吴敬琏认为,不能够再以类似万亿贷款的强刺激政策在短期内提升GDP增长率。
  “采取放松银根、增加投资的好处是能够在短时间看到市场反弹,但坏处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同时造成一种繁荣假象,使得企业都不愿意努力去提高效率,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反而被延迟。”吴敬琏说。
  吴敬琏认为,不应用“大水漫灌”的形式支持企业,因为资源有限,“寅吃卯粮”将会造成债台高筑。因为企业和各级政府负债投资、超量投资已造成中国的负债率提高,导致偿债危机的传导以及连锁反应,容易积累形成系统性危机。
  吴敬琏认为,经济新常态的建立仍应将主要力量放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之上。一方面依靠宏观政策进行调控,同时,在负债率较高的情况下,还须停止回报过低或没有回报的无效投资,停止对“僵尸企业”的输血,对资不抵债的企业实施破产重整、停止“刚性兑付”释放风险,用国有资本偿还政府或有负债、盘活粗放增长造成的死资产,加之实行灵活的货币政策等,通过系列措施来堵塞漏洞、降低风险。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版权所有(C)山东省期货业协会
地址:济南市经七路86号(经七路与纬一路口西南侧)11楼1103室   电话:0531-86131789 sdqhxh@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19029037号-1 鲁ICP备19029037号-2 技术支持:山东红苗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