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多样化、差异化的风险管理需求,既是期货市场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期货公司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引导会员服务产企、“三农”,提升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一直是中期协的重点工作。 期现结合 牵手产企 如何深入分析不同产业企业的需求,为企业量体裁衣,打造专业化的风险管理方案,是会员单位开发产企客户的难点。为此,中期协组织开展了“期货公司服务 ‘三农’和产业客户经验交流会”,征集和推广了24家期货公司的典型案例,深入挖掘期货公司的服务经验、具体做法及盈利模式,促进会员比较学习。同时,协会还搭建了期现货行业沟通交流的平台,成立了“培育产业客户与机构投资者工作组”,集合行业专业力量,对棉花、大豆等品种的现货和期货交易运作模式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协调交易所等有关部门解决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中遇到的制度性障碍。 2012年以来,协会举办的“期货牵手产企”活动在湖南、贵州、山东、安徽等地举行了十多场,吸引了包括上市公司、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内的超过2000名企业经营管理层人员参与。协会还通过推出面向农业干部和涉农企业的期货系列视频公开课,帮助产业企业认识期货这一风险管理工具,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试点业务 初显成效 开展风险管理服务子公司试点业务,是提升期货公司专业化水平、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尝试。在证监会的指导支持下,协会通过试点评估、备案审核、业务培训、专题研讨、总结交流等工作,促进了试点业务的顺利开展。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截至2014年上半年,共计20家期货公司完成了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试点的备案和工商注册工作,并在期货交易所开立了交易账户。19家风险管理公司已经开展了具体的试点业务,包括仓单串换、仓单销售、仓单采购、仓单质押、约定购回等仓单服务业务。 此外,风险管理子公司在“二次点价”增加农民收益、“期现结合”服务煤电国企、“基差报价”服务中小企业等方面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在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和涉农企业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成果落地 服务行业 《践行之路——有色行业变革与期货市场》是协会拍摄的一部宣传片。这部宣传片从有色产业试水期货开始,阐述了其参与期货市场的经验、过程,总结了有色成熟品种通过期货市场运作带给整个产业的巨大变化。 江西铜业、株洲冶炼厂、五矿集团、中铝公司这些大型国企现身说法,给许多现货企业高管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冲击力。事实上,宣传片的拍摄起源于协会2010 年开展的一项专门课题——《有色金属产业变革与期货市场》。这项课题用详实的数据、实际的案例总结了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经验,之后又用电影语言来进行诠释,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同时,协会还多次开展专题调研、经验交流和案例征集活动,引导期货公司明确发展定位,深入挖掘和推广服务实体经济的典型经验,积极引导期货投资咨询、特定资产管理等创新业务的深入开展,帮助期货公司为迎接期权、国债、原油等重大市场创新储备人才,充分调动和激发了期货公司围绕实体经济需求开展产品和业务创新的积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