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掀起的对冲基金旋风,已逐渐影响到银行端。日前,由南华期货梧桐树俱乐部举办的对冲基金沙龙吸引了工商、招商、浦发、民生、上海银行等多家银行资管部和私人银行部有关负责人参会,并与投顾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今年有3万亿非标资产到期,部分资金或将加大对对冲基金的资产配置,这将推动国内对冲基金规模得到较大提升。”睿策投资公司投资总监张宇表示。
据了解,目前全球对冲基金已经十分成熟,而国内对冲基金才刚刚起步。经济结构调整,股市整体低迷,信托项目兑付风险猛增,房地产市场持续降温也令投资者开始忧虑房地产信托项目。同时,年初国内出现超日债“违约第一单”以来,已有不少私募债爆出了兑付危机,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兑付问题尤为引人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冲基金正在给投资者带来穿越牛熊的新盈利方式,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开始意识到对冲基金保值增值的投资价值。
近两年来,国内对冲基金得以快速发展,一些优秀的私募脱颖而出,杭州龙旗投资就是其中之一。据悉,主要基于证券市场基本面量化对冲策略的龙旗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突破25亿元。记者还了解到,睿策投资虽然只有三只产品,但规模也已达五六亿元。
“以前银行端主要侧重固定收益产品,但这块儿业务对银行的收入贡献越来越小。今年以来,伴随着刚性兑付的风险增加,银行对于非标产品的态度有所谨慎,转而开始寻求非标资产的可替代标的。”国内一大型商业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一般来说银行总行资管资金池规模大,但对产品业绩的稳健性要求很高。私行客户安全性要求会适当放宽,但收益要求也高。
“如何引导客户逐渐接受对冲基金产品,是未来银行需要慢慢推进的。”上述负责人表示。
正是敏锐捕捉到银行的客户需求变化,南华期货的产品营销渠道进一步拓宽。南华期货副总经理虞琬茹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从自己销售为主到寻求三方平台合作,近期南华期货开始更多地探讨和银行端的合作,搭建优秀投顾与银行端交流和对接的平台。
记者了解到,这种有效的对接方式,使得南华期货每月都有两三个相关产品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