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运用灵活、流动性强、信用风险和交易成本低,国债期货有望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管理利率风险的高效工具之一。 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市场,可提高服务能力与盈利能力,并能够促进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
现代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认为,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协调资产、负债项目在利率、期限、风险和流动性方面的合理搭配,可以实现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最佳组合。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商业银行将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存贷利差逐步缩小,利率风险逐渐加大。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国债期货的推出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哪些价值呢? 管理利率风险 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利率风险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商业银行对于利率风险管理及其工具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自2004年以来,我国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品种日益丰富,参与机构的种类和数量大幅增加。债券特别是国债投资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重要的资产形式。截至2013年3月18日,我国债券(国债、央票、信用债等)存量为23.4万亿元。其中,国债存量达到7.6万亿元,占比32.67%。 图1:中国各类债券占比(单位%) 据测算,利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国债资产价格将损失3000亿元。从国债持有结构上来看,商业银行占比超过50%,其规避国债承销、持有风险的需求日趋强烈。 图2:国债市场主要投资者持有量占比(单位%) 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和金融体系日益开放,国内经济、金融体系受到的外来冲击愈发频繁,货币政策操作的频度和幅度较以往明显提高,极大地增加了国内商业银行承担的利率风险。 事实上,由于市场利率的频繁变动,商业银行为了减少因利率变动造成的损失,并能够在利率变动下增加盈利,就要在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两方面进行比较,根据对市场利率的预测,相应地对灵敏性资产和负债进行调整,以取得较多的盈利。 国债期货正是利率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传统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主要有:一,选择有利的利率,即基于对利率未来走势的预测,债券人或债务人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二,调整借贷期限,即当预测到利率朝着对自己不利的方向变动时,商业银行可以选择提前收回债权或提前偿还债务;三,缺口管理,即商业银行在资产和负债中区分出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并计算出它们的缺口,再根据对利率的预测,将缺口调整为正值或负值;四,久期管理,即商业银行分别计算出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的久期,再计算出利率敏感性资产的久期减去利率敏感性负债的久期后的久期缺口,根据商业银行对利率的预测,将久期缺口调整为正值或负值。 不过,这些传统方法往往由于缺乏交易对手或交易成本过高而难以操作。目前,我国银行间已推出了债券远期交易、利率互换和远期利率协议,这些衍生品均可用作利率风险管理,但就目前市场实际状况来看,均存在流动性不足等缺陷。由于运用灵活、流动性强、信用风险和交易成本低,国债期货有望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管理利率风险的高效工具之一。 丰富交易方式 国债期货相对于其他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标准化合约和场内交易的方式降低了信用风险,增强了流动性。国债期货采用标准化合约,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实行当日无负债交易,信息透明度好,交易成本低,降低了寻找交易对手的信息成本和信用风险,并且市场参与者众多,除了商业银行之外,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非金融机构、大企业以及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 第二,国债期货交易具有做空机制。期货合约的双向交易带来了策略运用的灵活性,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国债期货主动规避利率风险,根据市场利率的走势和判断,及时配置国债期货头寸,而无需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便能对冲利率风险敞口,从而降低了操作成本,切实有效地控制了利率风险。 第三,保证金交易降低风险管理成本。国债期货最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2%,其杠杆效应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了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成本。 在国债现券交易中,商业银行只有在利率下降时才能实现盈利,而在利率上升时,商业银行只有尽量减少投资组合中债券的比例才能减少损失。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频繁地对现券资产进行调整会使商业银行面临较高的交易成本,因此商业银行往往都采用“买入并持有”的策略,使得大量国债资产被动闲置在银行账户(又称投资账户)中,对其缩水视而不见。 国债期货交易的优势极大地丰富了商业银行的交易方式。期货交易的低成本以及双向盈利模式,可以提供有效的对冲利率风险工具。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进行组合投资以及套利交易。 由于国债期货的杠杆交易特征和高流动性特点,意味着商业银行用少量资金就可以拥有大额的国债资产,使得建立同样头寸的速度要比现货市场快得多,从而实现组合资产配置,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当商业银行进行利率风险规避时,实际上就形成了大量现券和少量(资金占用)国债期货头寸的对冲组合。对于这样的一个对冲组合,一旦市场形成一种稳定的利率变化预期,商业银行就可以通过调整期货头寸,达到调整组合久期的目的。在避免调整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前提下,进而实现在较为明确的市场利率变化趋势下的组合投资目标。 当市场利率变化趋势不明显时,商业银行可以利用期现价差,通过构建无风险套利组合来获得新的获利机会,也可以利用利率的期限结构,构建跨期套利组合,实现低风险下的稳健运作。 提高综合竞争力 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市场,可提高其服务能力与盈利能力,并促进其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 提高服务能力 面对市场竞争,商业银行将不断丰富产品线,努力提升服务能力。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存量规模为9.08万亿元,较2012年年底的7.1万亿元存量规模上升28%。未来的银行理财产品将从当前的固定收益类型向资产证券化、结构性等多方向演进。以结构性产品为例,这些产品投资范围广、设计形式多样,满足了客户的多样化投资需求,在保障部分或全部本金安全的基础上,通过挂钩衍生产品,使得投资者有机会投资于高收益、高风险的领域。结构性产品基于挂钩标的走势的判断,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投资者最终的收益实现情况。随着国债期货的推出、商业银行资产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投资者对理财产品认识的转变,结构性产品将提高商业银行的服务能力。 提高盈利能力 商业银行利用国债期货提升盈利能力具体体现在,作为商业银行自营交易产品,商业银行可凭借自身对市场的判断进行双边国债期货交易,结合债券现货交易,赚取市值波动带来的价差收益。国债期货是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商业银行可使用其对冲债券利率风险。这对于商业银行防范利率风险、保持财务稳定具有显著作用。 促进业务模式转型升级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商业银行长期依靠存贷款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经营模式很难再维持下去。以2012年6月、7月两次存贷款利率调整为例,央行在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同时,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从此前基准利率的0.8倍扩大至0.7倍。按照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最高上浮1.1倍即3.3%,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最高下浮0.7倍即4.2%来计算,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差从此前的最小1.473%进一步收窄至不足1%。 7月19日,央行宣布,自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同时也为未来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奠定了基础。随着本次贷款利率的完全放开,议价能力较强的银行客户可能取得更好的融资价格,从而降低银行的利差水平,进而可能压缩贷款为银行带来的收益。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摆脱传统的依靠存贷款利差作为利润主要来源的模式,积极拓展包括中间业务在内的多个业务,以增加银行收入。 国债期货的推出,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由传统的存贷业务过渡到中间业务,由简单的低附加值业务转变为高附加值的表外业务。比如,由代卖理财产品向销售自己的理财产品转变,由营销理财产品向全面资产管理业务转变。转型升级比拼的是商业银行投研的能力、资产配置和交易的能力,以及最终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 结语 随着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风险加剧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提出严峻挑战。国债期货对商业银行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种相对成本较低的对冲手段,能够有效地对银行的单项业务或整体利率风险进行量化控制,并且将风险管理与银行的其他业务分离开来,在不调整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前提下,达成风险控制目标。通过合理运用国债期货的投资和套利交易方式,商业银行可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高盈利能力。从更广范围上来看,商业银行通过理财产品和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其竞争力将得到全面提升。 商业银行需要注意的是,国债期货作为一种金融衍生产品,在定价和交易模式上有其独特性,在实际运用中应注意相关风险的控制,比如强行平仓风险、杠杆交易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此外,还应注意对冲标的期限匹配、信用匹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