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这里:首页
 

新闻资讯

 

时事报道

[期货日报]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 绿色低碳转型是关键

期货日报    韩乐    2024-06-18 19:47:00    
 

近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政策文件,《行动方案》也对石化行业进行了相关部署,如“严格石化化工产业政策要求”“加快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推进石化化工工艺流程再造”等。石化行业各板块会受到怎样的影响?石化行业绿色发展有着怎样的路径?期货日报记者采访多位市场人士,以期进行全方位解读。

石化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行动方案》明确指出,“新建和改扩建石化化工项目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全面淘汰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加快推广新一代离子膜电解槽等先进工艺”,同时对炼油、乙烯、合成氨行业低效产能的改造升级或淘汰退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行动方案》划定了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下限,抬高了产能扩张门槛,一方面促使新增产能向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更好的区域集中;另一方面提高了项目生产要求,供应扩张将更加有序。”格林大华期货化工组组长吴志桥表示,《行动方案》的出台也提高了石化行业政策要求、收紧了项目审批约束。

据他介绍,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压力加大,地方政府对化工项目的审批控制有所放松,导致化工品产能扩张、利润下行,而此次政策统一了地方政府项目审批尺度。

此外,《行动方案》明确了标杆能耗新要求,有利于老旧产能加速出清。老旧产能相比新产能折旧成本较低,其通过市场力量自然出清相对困难,而本次政策对炼油、乙烯、合成氨低效产能的改造升级或淘汰退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产能技改经济性较低,大部分小产能只能选择退出,或将使得相关板块供应收紧、利润回升。

在渤海期货分析师余雪看来,《行动方案》向市场传递出两个重要信号。其一,加大绿色发展力度。《行动方案》明确了节能降碳的目标和路线,强调了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这无疑会推动石化行业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绿色技术和清洁生产的投入力度,促使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升级。其二,推动碳市场建设。《行动方案》提到推动碳市场机制建设,将碳交易纳入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这意味着未来将建立完善的碳交易市场,企业碳排放将受到更为严格的管控。余雪认为,这将对化工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激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更加注重环保和绿色发展。

“近年来国家对石化行业节能降碳工作的指导是承上启下的,相应文件有一定的关联,在前者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要求、调整或升级,反映了国家对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的重视。”物产中大期货化工油品组组长谢雯称。

在谢雯看来,石化行业节能降碳工作效果显著,无论是能耗上、技术改革上,还是废品回收上、数字智能上,都有突破进展,行业正朝着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方向前进。

“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石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据余雪介绍,比如新型高效环保材料、清洁生产工艺等,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排放,同时推动了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和产业的转型升级。部分传统产业进行了结构调整,加大了对清洁、低碳产业的支持和培育力度,形成了一批绿色低碳示范企业。

煤化工行业格局有望改善 

采访中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现代煤化工行业具有高碳排放的特点,其成为碳管控的重点和难点。目前,煤化工行业“减油增化”的趋势实际上是在践行“双碳”政策。

“当前,我国炼油产能利用率不到80%,减少石油化工产品比例、增加煤化工产品生产,不仅有助于缓解石油资源紧缺的问题,而且能够降低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中信期货研究所化工组高级研究员张紫南表示,通过发展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烃等产品,可以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转化,这符合“双碳”政策的要求。

据测算,炼化企业生产化工产品会增加自身的碳排放,但可为全社会降低碳排放作出贡献:汽煤柴润油品总收率每减少1个百分点、化工用轻质油气比例每调高1个百分点,就会增加0.5%~0.9%的碳排放,但化工产品能够固碳1.2%~1.5%,总体碳排放仍是下降的。

在吴志桥看来,通过“减油增化”等产品调整和能源结构调整等,一方面,可以推动产品多元化发展,积极拓展下游产业链;另一方面,可以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提升以“绿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比重,推动电气化改造,提高绿电消纳比例。此外,还能够推进二氧化碳捕集等减碳/负碳技术,抵消化石燃料的碳排放。“从长远来看,石油炼制从生产成品油向生产基本有机化工品转型是一个碳排放减少的过程。”他称。

“从煤化工行业来看,《行动方案》对合成氨和尿素板块的影响较为有限。”张紫南表示,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做好化肥生产用煤用电用气保障工作的通知》,支持化肥生产企业签订电力中长期合同,切实保障化肥生产企业用电需求。可考虑到化肥生产作为支农工业的特殊性,未将化肥生产企业作为高能耗企业。

另外,尿素生产过程中能耗水平较高的是固定床工艺,主要原料为无烟块煤,而近几年尿素企业消耗无烟块煤的固定床装置正加速退出市场。截至2023年年底,固定床装置尿素年产能为1668万吨,占比下降至23.2%。“落后生产装置升级为现代新生产工艺是大势所趋,预计到2024年年底,全国固定床装置将全部完成置换或升级改造。”张紫南说。

对甲醇板块而言,影响同样不大。记者了解到,截至2020年年底,甲醇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产能约占25%。之后,煤制甲醇落后产能陆续出清,新增产能主要以焦炉气、二氧化碳加氢等工艺为主,新建年产100万吨以上的煤制甲醇项目需要由省级政府批准,均符合能耗标准。

煤化工是充分竞争行业,技术和资本要素密集、景气周期性强、供需矛盾突出、市场波动较大。业内人士表示,《行动方案》明确指出,“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化工作为非电力用煤的重要领域之一,未来用煤指标预计再度严格化。尤其是能耗指标压力较大的省份,煤化工行业格局有望改善。

氯碱企业正加速节能改造 

《行动方案》提到,严控炼油、电石、磷铵、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禁止新建用汞的聚氯乙烯、氯乙烯产能,严格控制新增延迟焦化生产规模。到2025年年底,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超过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

受访人士表示,《行动方案》对PVC、电石、烧碱的相关要求已在此前多个文件中提及,并非是新要求。

据银河期货分析师周琴介绍,2016年8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要求严格控制尿素、磷铵、电石、烧碱、聚氯乙烯、纯碱、黄磷等过剩行业新增产能,相关部门和机构不得违规办理土地(海域)供应、能评、环评和新增授信等业务,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先进工艺改造提升项目应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从该文件看出,电石、烧碱属于严格控制类,且早在2016年国家就对电石、烧碱产能提出了严格限制。

此外,《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在2013年达成并开放签署。我国作为首批签约国签署了公约,该公约在2017年8月16日全球生效,其中提到禁止新建电石法用汞工艺项目。根据履行情况,2022年就已经禁止新建用汞的(聚)氯乙烯产能。

“为响应环保要求和国际公约,氯碱企业积极开展无汞化技术研发。2022年,内蒙古部分企业实现无汞触媒替代生产。2023年,建成或在建的电石法氯碱装置均使用无汞催化剂。”中信期货研究所化工组高级研究员杨晓宇称。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为烧碱企业的节能降碳提供了方向。氯碱企业积极推广膜极距离子膜电解技术、四效蒸发工艺技术等,以实现节能降耗。同时,企业针对蒸汽系统、循环水系统等公用工程系统进行了能效提升改造。”杨晓宇表示,从上游电石企业来看,西北等地企业以风电、光电清洁能源为电石厂供电、采取错峰生产等措施,大力推进节能降碳。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氯碱产能庞大,产品同质化、缺乏创新是氯碱企业面临的痛点。

“鉴于此,上游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2021—2023年氯碱主要产品PVC与烧碱出口复合增速分别为13.9%和29.4%,产品流向东南亚、西亚等多个地区。除此之外,上游也在聚焦产品多元化发展,避免无序竞争,如开发高附加值、差异化的精细耗氯产品。”杨晓宇称。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电石、烧碱新产能批复趋严,随着一系列节能降碳文件的出台,目前氯碱企业排放标准已经达到相关指标要求。

“电石、PVC在产企业均已完成相关目标任务,新建企业也在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生产。”周琴表示。

在杨晓宇看来,随着节能降碳工作的推进,市场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增加,氯碱企业也将顺势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更多低碳环保产品。另外,企业将继续寻求国际市场的机会,借力出口来缓解国内供需矛盾。

绿色成石化行业发展“底色” 

当前,石化行业面临发展与减碳双重挑战。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2025年前后,我国成品油需求将达峰;2030年前,全球石油需求将达峰,我国将实现碳达峰;2029年前,我国仍有多个乙烯项目建成投产,产能增长将带来碳排放量的增加。

“绿色低碳与绿色效应在石化行业体现为技术升级带来行业变革。”谢雯认为,行业将在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合成材料合理回收再利用、工业生物制造、炼化过程采用低碳新能源系统、二氧化碳捕集等方面进行布局。另外,技术迭代使得新能源与新材料开发利用到石化行业,对石化行业的降碳、环保起到积极作用。其中,新能源的利用是石化行业升级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环。

据谢雯介绍,当前,全球能源企业调整了发展战略,在储能技术、氢能技术、封存和利用技术(CCUS)方面集中发力,国内石化企业也有相关的技术跟进。比如,目前已有超过40家央企加入氢能赛道,涵盖制、储、运、用全链条。2023年,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已全面建成投产。

此外,大中型石化企业正在向炼化一体化深入融合方向前进。“降低成品油比例、增加化工品比例,可以在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等方面减少石化废弃物污染,且最大程度提高石油资源效率。”谢雯称。

对行业而言,绿色石化大有可为,加快绿色发展已成为石化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

在齐盛期货分析师于芃森看来,石化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对石化行业而言,应该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提前谋划,领先发展,为实现国家目标规划作出应有贡献。

据于芃森介绍,以甲醇为例,吉利甲醇汽车和马士基甲醇船舶的推广使用,以及绿色甲醇产业的规划和发展已经走在了市场前列。截至目前,全国有近1000万吨绿色甲醇产能进入规划和建设期,且吉利安阳、盛虹连云港两个10万吨/年的绿色甲醇装置已经投产,这对甲醇成长为绿色能源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版权所有(C)山东省期货业协会
地址:济南市经七路86号(经七路与纬一路口西南侧)11楼1103室   电话:0531-86131789 sdqhxh@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19029037号-1 鲁ICP备19029037号-2 技术支持:红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