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年会本月7日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闭幕。此次会议是在全球尚未走出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阴影的背景下召开的。在8天的会期里,来自180多个经济体的财政部长、央行行长以及经济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一万多人对应对全球经济危机、重建国际金融体系、避免经济停滞的措施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市场人士认为,此次年会不仅体现出对上月结束的匹兹堡G20峰会成果的细化,而且对当前及未来世界经济、金融、贸易等形势提供了权威的诠释,并将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IMF和世行对全球经济复苏谨慎乐观●邹功达冯亮 2009年IMF和世界银行秋季年会近期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此次年会的召开正值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一年多以后,世界经济开始进入复苏轨道之时。本次年会期间IMF先后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和《全球金融稳定报告》,并提出“持续经济复苏”和“跨越挑战”的主题,对当前的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以及未来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判断。其中,《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由于广泛的公共干预支持了需求并降低了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系统性风险,全球经济衰退在2009年将结束,世界经济将进入复苏阶段。该报告预测2009、2010年全球经济产出变化分别为-1.1%和3.1%,较7月份该组织的预测分别上调了0.3%和0.6%。2010年全球经济整体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其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经济体将达到1.3%的增长率,新兴市场经济体达到5.1%。在2010年之前的大部分时间内,发达经济体预计将呈现疲弱扩张,到2010年下半年,失业率仍将继续攀升。继2009年经济收缩3.4%后,预计发达经济体2010年的增长约为1.3%,从2009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第四季度,实际GDP预计将增长约1.8%,2009年下半年扩张幅度约为0.5%(年率),而上半年则是下滑2%。在新兴经济体中,2010年实际GDP增长预计将从2009年的1.8%增加到近5%。分国家和区域看,美国经济将于今年下半年恢复增长,2010年增速将达到1.5%;亚洲地区2009年和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将分别达到5.0%和6.8%;欧洲经济出现企稳迹象,2010年将适度复苏,之后会开始强劲回升。此外,非洲2009年经济增速虽将降至1.7%,但2010年有望反弹至4%;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发展有望于今年第三季度恢复增长;高加索和中亚地区经济则将于2010年出现温和复苏。 在本轮经济反弹中,新兴经济体扮演了反弹急先锋的角色,推动全球经济出现复苏萌芽。在作为新兴经济体典型代表的“金砖四国”中,中国经济在今明两年将分别增长8.5%和9.0%,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也将达到5.4%和6.4%,而巴西和俄罗斯经济虽将在今年分别遭遇0.7%和7.5%的收缩,但明年仍有望增长3.5%和1.5%。值得注意的是,在“金砖四国”中2010年经济增长预期最差的俄罗斯,其预期增长数值1.5%恰好与IMF对美国经济的预期相同,并高于欧洲的0.3%和英国的0.9%。此外日本经济2010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为1.7%。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无论是西方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国家都采取了大量市场干预措施,从而有效遏制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冲击。然而,如何对市场干预措施进行效果评估以及采取何种“退出策略”成为IMF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首次讨论的主题。《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指出,目前全球金融体系发生极端风险的可能性已经很低,但发生逆转的风险仍是市场的一个重大担忧,一些金融压力指标仍然很高。展望未来,如果带动当前一轮反弹的经济刺激政策效力逐渐减弱,而实际消费和投资未能及时复苏,许多经济体的金融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全球金融稳定报告》特别提示,“过早从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中退出似乎是一个重大风险”,因为“经济嫩芽”更多地是在政策诱导下出现的,而不是由于私人需求的强有力复苏。 在“退出”时机的选择上,《全球金融稳定报告》强调,在许多经济体中,持续的中央银行支持至少到明年可能都是必要的,且调整某些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积累的缺乏流动性的资产可能还需要更长时间。同时,《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还认为,完成金融部门修复工作、改革审慎框架是恢复可持续增长所不可或缺的。重组金融公司活动是恢复正常贷款的关键所在。 总之,IMF和世行在肯定各国经济刺激政策对于恢复经济增长作用的同时,对经济前景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提醒各国注意经济潜在的风险,不能过早实行退出机制,警惕包括油价上涨、甲型H1N1流感卷土重来、地缘政治事件或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等可能对经济带来的风险。
贸易保护主义是经济复苏阶段的倒行逆施鲁证期货陈雷张晶 世界经济复苏的脚步尚未走稳,贸易保护主义近期却成为各大国际性组织热议的话题之一。从匹兹堡G20峰会到IMF和世界银行年会,均能见到有关在经济复苏阶段遏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议题。尽管如此,中国出口贸易近期依然频亮红灯。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批准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9月24日,欧盟决定对产自中国的无缝钢管和铝箔征收为期五年的反倾销税;10月7日,欧盟决定将对中国鞋类征收的反倾销税延长15个月;同日,美国展开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一时间,国内出口形势似乎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事实上,贸易保护主义在经济低迷时期的猖獗早已有之。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斯莫特-霍利关税法》(Smoot-Howley)于大萧条中的1930年通过,当时按照该法案有超过两万种商品被课以高额关税,一度将美国关税水平提高至20%!在眼下的金融危机中,贸易保护主义的种子早在今年2月份奥巴马政府经济振兴计划的“购买美国货”条款中就已显露端倪。官方统计显示,今年1—8月,共有17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发起79起带有“进口救助”性质的调查,涉案总额逾百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2%和21.2%。 依笔者浅见,“贸易保护主义”所能“保护”的目标委实有限。主张施加贸易壁垒政策的人士通常认为,采取诸如提高关税、实施进口配额等手段能阻隔来自其他国家商品的竞争,从而有效保护本国相关产业,在扩张产能的同时促进就业。但若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相较于人为制造资源错配引发的经济效率低下,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所能取得的“成效”可谓寥寥。政府基于产业发展及就业状况需要,完全可以避开以邻为壑式的贸易壁垒政策,转而使用其他更为灵活的财政及货币手段。美国上世纪80年代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当时政府在维持市场开放和低水平关税的同时,净创造了超过1500万个新工作岗位。在某些情形下,贸易保护主义者提出的经济政策不过是龌龊的收入再分配手段——将一部分消费者的资金向不具有产品竞争力的生产厂商转移支付。在消费者被迫承担更高的商品价格的同时,财富却已悄然流向少数偏安于既得利益格局的生产效率低下的厂商。毫不夸张地说,贸易保护主义除了帮助落后的技术和低下的产能得以苟延之外,对全球范围内的生产科技进步及和谐贸易氛围创建几乎毫无益处可言。 在近期几次波及面较广的贸易纠纷中,往往都能看到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的身影。除了作为“轮胎特保案”的主要申诉人外,该协会还发起了针对从中国进口铜版纸、无缝钢管的反倾销及反补贴申请,并于近日肯定了关于中国补贴玻璃工业造成美国工人大量失业的报告。据了解,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是北美最大的工会组织,势力范围覆盖钢铁、纸业、林业、橡胶、制造及能源行业,会员遍及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在这个协会背后,是权力更为庞大的美国劳工联邦及工业组织工会(AFL-CIO),其实力甚至足以左右总统选举结果。因此,被布什政府否决的提案却得到奥巴马政府的批准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们可以用下面一组数字来大致估计针对中国的贸易壁垒政策将对世界贸易和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的损失。就“轮胎特保案”来说,美国目前是中国轮胎最大的出口市场,对美出口的轮胎数量占我国国内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国轮胎集中供应美国中低端售后市场,并不参与整车装配市场,因此实质上并未与美国本土轮胎产业形成全面竞争,加征关税只会导致美国市场轮胎价格提高。“轮胎特保案”的获批将造成中国10万人失业,而受到“保护”的美国也同样面临2.5万人的失业威胁,加上运输、销售等各项环节,受影响的人数接近10万。另一方面,自欧盟7月9日立案调查无缝钢管补贴案以来,中国对欧盟出口无缝钢管数量大幅下降,今年1—8月出口量为9.6万吨,同比下降幅度达70.96%。虽然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尚未对出口美国的无缝钢管反倾销调查做出最终裁决,但8月份对美国的出口量已迅速下滑至0.65万吨,较前7个月平均出口水平下降幅度达86.6%。 在世界经济仍徘徊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低谷时,笔者认为高层决策者切忌偏信个别利益集团的游说,把精力过度集中于国际间的贸易得失,而应该从全局的视野出发,调用一切可供配置的资源,通过促进国家和地区间的合作,加速全球产能的复苏。在下决心淘汰一批落后产能的同时,应改变以往“寅吃卯粮”式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全球经济在经受危机洗礼之后能步入长久的健康发展态势。从本质上讲,金融危机的爆发代表着旧有生产关系对新型生产力要求的休克式调整,假如生产关系经历阵痛却无所革新,其结果必然是在今后的经济运行中积酝出更大的动荡。10月5日,世界银行和IMF联合发展委员会部长级会议联合公报呼吁,尽管高失业率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在世界经济正在走向复苏的阶段,国际社会更应该避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中国作为全球经济重要的“发动机”,除不得不采取反击情形外,有责任信守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承诺,同国际组织协作维护和谐开放的国际贸易环境。
争取IMF话语权有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徽商期货贺赞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WTO)一起,并称为世界经济领域中最重要的三个国际组织。其中,IMF又有“金融领域的联合国”的美誉,世界金融秩序和货币体系都受到IMF的影响,而且在某些关键时刻,IMF的运作甚至会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发展前途和命运产生核心影响力。在最近结束的2009年IMF和世界银行年会上,推进IMF改革和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等议题被重点讨论,IMF保证至少将发展中国家投票权提高5%,并承诺将在2010年4月的华盛顿年会上出台重要决议,以正式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和发言权。 IMF成立于1945年,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战后为维护“双挂钩”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尽管在1978年牙买加协议结束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基本瓦解,但是在牙买加浮动汇率体系里面,美圆实际上还是一支独大,所以IMF并没有彻底失去其原有的历史作用,反而在浮动汇率体系下发挥了越来越多的作用,特别在近十年来,其正在逐步往促进国际汇率和金融体系稳健发展为宗旨的道路前进。虽然IMF不断向超主权化方向发展,但是其控制权始终掌控在欧美手中,而且这一重要的国际金融机构在制定重要政策的时候往往偏向于发达国家。 目前美圆指数在美国巨额赤字的重压下已经跌破了重要位置80,其全球货币的功能和作用正遥遥欲坠,而且市场普遍预计美圆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将逐步消退,人民币将来则会成为国际货币体系重要的组成货币之一,升值的脚步越来越近。IMF在超主权化的道路上,如果要发挥好促进国际汇率和金融体系稳健发展的作用,无疑需要提高人民币的地位,目前美国有17%的投票权,欧元区有32%的投票权,而中国只有3.66%的投票权,这与未来货币多元体系的格局出现了明显背离,有必要改变。对于中国而言,从长远来看需要达到15%以上的投票权,拥有一票否决权才能够更好地代表国家利益,才能够进一步发挥发展中国家“领头者”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从IMF的角度来说,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和发言权,得到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认可,对其自身的改革和发展而言也是非常利好的,一个国际组织只有得到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的认可才可能具有足够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对全球金融体系的改革和经济的同步发展需要一个共同交流的平台,需要一个世界性的能够监控全球经济局势的超主权国际组织,在未来完善浮动汇率体系的过程中更需要一个国际协调机构。对此,IMF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和话语权将是IMF完成这些使命需要走出的第一步。但是我们也要明白,IMF不可能成为世界的中央银行,就好像联合国不可能成为地球政府一样。联合国能对世界战争的爆发产生延缓作用,但是IMF对全球金融战争的延缓作用却并没有很好地实现,其根源就在于权利分配不公,因为只有美国和欧元区有一票否决权,因此金融战争的阴影始终存在。 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中国IMF投票权和话语权的取得,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投票权的取得固然能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但是本质上还是象征意义,取得IMF投票权和话语权的目的最终还是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根基则是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不会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从IMF投票权的取得就可以看出其中面临的危险,特别是资本项目管制的放开和人民币稳步升值预期的维系都将对国内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需要小心谨慎应对。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货币体系多元化和世界多极化是历史潮流,人民币国际化也是历史潮流,中国取得更多的IMF投票权和话语权则是这一潮流在IMF改革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我们需要有策略、有步骤、系统化地取得IMF更多的投票权和话语权,但是根源还在于稳步发展中国经济,进一步取得发展成果,因为内因才是主宰一切的根本。
重振全球经济加强金融监管不可或缺●冯莉 加强国际金融监管是2009年IMF和世界银行年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在本届年会中,IMF和世行在监管重点及监管措施上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建议。为了促使全球经济快速、健康复苏及可持续性发展,“强化全球金融监管”这一原则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已经成为各经济体关注的重点问题。 提到国际金融监管,我们马上会想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由于金融衍生品市场牵连广泛,当美国次贷点燃危机导火索后,在金融监管的不当和缺失下,危机便通过各类渠道扩散到全球。随着信贷急剧紧缩、市场信心迅速恶化,实体经济也受到了严重影响,金融危机逐渐演变为全球性经济危机。因此我们认为,除了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金融产品过度创新、房地产出现泡沫等原因外,是国际金融监管的缺失与松懈直接导致了风险呈多米诺骨牌效应迅速传遍全球,并引发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全球金融动荡。 本次年会再度强调了国际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将监管重点转移至发达国家。虽然在刚刚结束的G20匹兹堡峰会上,与会各国领导人就加强金融监管达成了广泛共识,但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各国对金融体制改革的迫切性有所降低,从而减少了对金融监管的重视。本次年会强调了金融监管对于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告诫各国应该避免“自满情绪”,继续不遗余力地加强金融监管。同时,与以往年会一再敦促发展中国家开发资本市场、增加市场透明度和加强金融监管不同的是,本次年会将监管重点放至发达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监管问题上。IMF主席拉托指出,当前金融市场风险出现在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财政部长与央行行长也普遍认为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管理不当是这场金融风暴的症结所在。世行之前的监管目标与对象发生了些许变化。世行与IMF多年来在金融监管要求方面都是以发达国家诸如美国、日本、欧洲为标杆,将大部分监管对象与精力放在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上,而本次年会将监管重点转移至发达国家金融体系改革与监管体系设计上,是一种实质性的发展,更加明确了监管的领域,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国际话语权。 IMF还对国际金融监管的具体实施提出了很多建议,将监管要求从理论落到实处。在之前召开的G20匹兹堡峰会上,金融监管也曾作为焦点之一进行讨论,但是所谓的共识不过是统一了要加强金融监管的认识,而在具体的执行方案上却仍存在很大分歧,比如德国和法国等要求对银行业高管限薪,而美国等则担忧这会削弱其竞争力。本次年会的讨论大大提高了金融监管的可操作性,比如确定金融体制改革的优先任务是改革监管环境,以降低再次发生系统性危机的可能性,这不仅需要界定应在多大程度上提高资本、准备金和流动性缓冲,而且讨论了许多国家在向系统性机构提供前所未有的公共部门支持后,如何重新建立市场纪律。此外,监管细节如资本充足要求、流动性缓冲、金融衍生品创新和“暗池”股票交易的监管等都会出现非常重要的变化,这些具体措施将有助于在未来大大提高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稳固金融市场,阻断金融风险无限制蔓延,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此时IMF和世界银行年会提出加强全球金融监管是非常有意义的,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将产生长远影响。一方面,金融危机爆发周年后,各国着力于推行各种政策刺激经济快速复苏,但是在加强金融监管与改革方面却没有太大进展。鉴于全球经济和金融形势正趋于好转,但整体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此时再次强调金融监管显得尤为重要,本次年会呼吁各金融市场应加大推进金融改革的力度,加快处理银行有毒资产,补充银行资本,加强金融监管,正是为经济复苏扫清障碍,消除潜在风险。另一方面,本次年会在加强金融监管方面的具体细节要求,对于金融机构及其高管的行为将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通过实行一些具体的措施,诸如提高资本充足率和准备金率等,将限制银行及金融机构的部分创新业务(尤其是衍生产品创新)或国际间业务,降低金融风险。会议提出的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和市场纪律将规范全球金融机构的行为,避免系统性风险的再次发生和蔓延,为全球金融稳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明年我国财政和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南华期货研究所张一伟高源 2009年IMF和世界银行年会吸引了来自180多个经济体的财政部长、中央银行行长以及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等一万多人参加。中国财政部长谢旭人、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央行副行长易纲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其中,易纲在年会上的专题发言中,除了对中国经济上半年的稳定发展进行了肯定外,还表示中国政府将继续努力控制财政和金融风险,将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分别控制在GDP的3%和20%左右,并指出全球经济恢复的基础并不稳固,提出改革IMF份额分配和调整方式等建议。 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财政体系运行较为稳健。由于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纷纷启用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尤其是欧美国家使用财政资金购买了大量的金融机构资产并大量发行国债,导致了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飞速发展。根据IMF和世界银行的统计和预计,2007年G20国家的政府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平均为1.1%,到2010年将会达到6.9%;而G7经济体2007年公共债务(包括国债)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80%,到2010年将会超过本国GDP的规模,达到GDP的110%。其中美国在2010年将会达到60.3%,英国达到82.8%,欧盟国家整体超过83%,而日本甚至将接近200%。可以看出,发达经济体利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空间越来越小。相比而言,我国的财政体系非常稳健,虽然年初政府制定的本年度财政赤字为9500亿元,创出了几年的新高,约占GDP的2.9%,但没有超过国际公认的3%的警戒线。预计我国明年将会继续保持这种宽松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可能在2.7%左右。同时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也被限定在占GDP的20%以内,远小于发达经济体70%左右的平均规模。预计明年国家将会继续发行不超过GDP20%的国债,以支持经济的增长。政府赤字的扩大以及国债发行的增加表明财政政策将会持续保持宽松。财政部长谢旭人在会后也表示,中国将继续实施经济刺激举措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为什么货币政策还要持续宽松呢?去年年底中央制定的四万亿元财政刺激政策是一个跨年度的计划,即今年安排两万亿元,2010年再安排两万亿元,这都需要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支持。截止到8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分别同比增长28.5%和27.7%,贷款增长34.1%,前8个月的新增贷款总额已经超过8万亿元,也是近几年来的新高。我们预计今年的新增贷款将会接近10万亿元,因为从短期来看,全年出口有可能负增长,将会对GDP形成拖累,在这种情况下,拉动经济最快的方式只有通过固定资产投资。2008年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只有20%的融资额来自银行贷款,而今年在政府的主导下,我国前8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经超过35%,预计全年的增速会在30%左右,也就是会超过20万亿元。由于是政府主导,因此这些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主要来自于银行体系,预计将至少有50%的融资来自银行,因此我们预计今年的新增贷款会接近10万亿元人民币,2010年的贷款增加也会保持这种速度,这一是因为政府主导的建设项目资金主要靠银行体系提供,二是已开工项目的贷款需要持续,否则将有可能成为“半拉子工程”,对银行和建设方都将是巨大的损失。我们也注意到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参加这次年会后向记者们表示,为了支持经济增长,中国每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增速应该保持在30%左右。因此我们预计明年的货币政策依旧会持续宽松,但会在贷款方向和项目上有所调整,总体规模会在12—13万亿元之间。 在“双松”政策(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下,我们预计明年的经济增长重点依旧在投资方面,即使出口对GDP的贡献为零,按照今年的情况,投资和消费仍将持续拉动GDP增长。今年全年的GDP增速不会低于8%,其中投资和消费将会拉动8.3个百分点左右,而出口将会拖累GDP下降0.2—0.3个百分点。预计2010年上半年我国的GDP增速会在8.9%左右,其中投资和消费将会拉动8.5个百分点,出口预计会有所恢复,将会推动0.3—0.4个百分点的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