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这里:首页
 

新闻资讯

 

时事报道

优秀分析师受宠市场需要“期评家”

        2009-09-28 00:00:00    
 
 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飞速发展,上市品种的日益丰富,国内运用期货工具管理风险的产业客户群体也在不断壮大,特别是在去年全球金融风暴爆发后,国内实体产业对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愈发迫切,市场对期货研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期货研究应该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发展,如何培养更多的优秀分析师以及期货研究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引发了诸多业内人士的思考。9月25日的杭州,在由中国期货分析师俱乐部主办、南华期货承办的“期货研究服务产业研讨会——2009中国期货分析师俱乐部年度会议”上,汇集了来自全国30多家期货公司研究机构的40多位主要负责人和代表,对于上述问题,与会人士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现状:期货公司求贤若渴
  目前人才的匮乏制约着很多期货公司的发展,例如随着期货公司营业部扩张步伐的加快,对于营业部经理的选取和任用困扰着不少期货公司。据一位期货分析师讲,为了找到既懂经纪业务又深入了解市场的人才,公司高层常常将一些做了四五年研发工作的分析师推上营业部经理的岗位。这种在人才储备上的捉襟见肘,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公司对自身资源的合理配置。据记者了解,目前在很多公司都是研发部门的主管手把手培养新入行的年轻分析师。对于一些有潜质的“好苗子”就以各种各样优厚的待遇和长期合同锁定,以避免人才的流失。据记者观察,在本次分析师年会上,年轻分析师所占比重较大,而各个研究机构主要负责人也多刚过而立之年,意气风发。一位在业内享有一定声誉的研发团队的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表示,自己目前的研究人员几乎全都是去年刚刚加入的新人。“不过他们更有闯劲儿,经过一年刻苦勤奋的锻炼提高得很快,而且做出了自己的成绩。”
  “公司的研发团队有十几人,营业部有十四个,如果再加上券商的三十几个营业部,那么我们的研究人员一年光报告会都忙不过来。”天马期货的副总经理魏丁对记者表示,目前公司对于优秀分析师已经到了求贤若渴的地步,“我们公司研究人员的薪水普遍高于一般员工,而且公司在薪酬政策的制定方面对研发人员也有一定的倾斜”。
  南华期货研究所所长朱斌表示,虽然从短期来讲,研发部门并不能立竿见影地创造收益,在一定时期还是一个成本消耗部门,但对于一个在产业服务方面有雄心壮志的公司来说,优秀研究团队为公司带来的无形品牌效应同样是不可估量的。“在国外,很多从事期货经纪业务的机构甚至没有一个专职的研究员,只是把力量专著于经纪业务的开发。”朱斌认为,对于一个旨在降低运营成本的期货公司来说,甚至可以不设研发部。“但现在很多公司对于研发方面都很重视,在公司政策的制定上都给予了一定的照顾,这也是市场上优秀研发人员备受推崇的表现”。
  需求:期货市场需要“期评家”
  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飞速发展,市场对期货研究行业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在本次中国期货分析师年度会议上,与会人员谈论的焦点不约而同集中在了期货分析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行业需求上。
  朱斌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一个优秀的分析师至少要具备四种基本素质,即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和传播意识。”他解释到,对于分析师来说,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思考和创造能力,能从独特的视角看待问题。在繁琐复杂的数据结构中理清思路找准规律,形成文字传播出去。“对于很多分析师来言,传播意识尤其欠缺,即使是再好的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也不能产生价值,因此要具有主动向媒体和投资者传播研究成果的意识”。
  目前,我国期货分析师队伍已日益壮大,四十人以上的大研究机构也越来越多。朱斌认为,从行业的角度来考虑,现在的期货市场需要三类分析师:一类是以产业经济和品种研究见长的产业分析师,这部分人主要着眼于企业客户,能为客户提供准确详实的参考意见和研究报告。第二类是金融(数据)分析师,随着资本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融合,金融衍生产品日益丰富,投资者对于金融投资组合的要求日益提高,金融分析师就是为这类需求者提供投资组合服务、参考意见和研究成果的。“此外,目前很多公司的研发团队都面临这样一个困惑,即对于普通散户投资者该如何服务。”朱斌表示,如果研发机构将服务对象定位于产业客户和机构投资者,就有可能忽视对普通客户的维护,造成对公司品牌价值和业务开展的损害。“对此,期货公司可以借鉴股评节目中‘股评家’。即某位分析师不需要在单一品种的研究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但要熟悉全部上市品种的基本行情和基本面因素,对于投资者指明的任意品种都能说出所以然。”
  期货研究如何服务普通投资者的问题同样引起了广发期货研究中心总经理邹功达的共鸣。他介绍到:“广发期货的研发团队分为研究员和分析师。前者在研究中心从事对宏观经济、品种信息和套期保值等方面的研究和策略制定,并发布研究报告。后者其主要在营业部,不要求具备很强的研究能力,但能够胜任对普通投资者进行报告解读和投资帮助等工作。”
  对于“期评家”的概念,魏丁也表示赞同。“分析师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有一定的演讲天赋,把自己的观点用具有冲击力的方式传播给听众,在投资者心目中树立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公司的品牌形象,成为‘明星期评家’。”
  趋势:对品种本身的研究转向对期货行业的思考
  对于期货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邹功达表示,目前中国期货分析师队伍正在或者将要呈现出一系列特点,一是从事期货研究的人员的素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二是各个公司对于信息资源的投入日益加大,包括向一些数据供应商购买行业咨询、数据资料等;三是研发团队对于数学模型引用更加频繁和熟练;四是研究报告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文字和数字图表的表述,而是呈现出丰富的表现形式,例如有声图像,3D模型,其传播效果更加直观和易懂;五是更加注重对于基本面和宏观经济的研究;六是更加依赖团队协作;七是日益关注期货研究成果在产业价值的体现,使得研发人员作为风险管理者而存在;八是随着券商系公司的日益增多,证券行业和期货行业资源共享趋势将更加明显,其中包括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研究报告的相互参考等。
  长城伟业期货研究所所长胡天存则从另一个侧面思考了期货研究的发展趋势。他表示,期货研究不应当仅拘泥于对宏观经济、期货品种和产业分析等方面,同样应当思考我国期货市场和我国期货公司存在的现状和问题。
  “期货行业和期货公司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期货分析也应把目光放在公司的发展前景和生存模式上。期货公司是实体经济,期货市场是虚拟经济,这二者相互结合并相互作用,期货公司在这种模式下体现出的价值和发展空间值得我们全行业思考。”胡天存表示,“期货研究机构和期货公司,在特定模式下要起到一种社会责任,这也是期货研究的意义所在。”
 

 
版权所有(C)山东省期货业协会
地址:济南市经七路86号(经七路与纬一路口西南侧)11楼1103室   电话:0531-86131789 sdqhxh@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19029037号-1 鲁ICP备19029037号-2 技术支持:红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