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午后国内商品市场经历了一轮快速跳水,再度全线重挫。截至当日收盘,铜、锌、天胶和黄金四个品种跌停,其余各品种也均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分板块来看,有色与石化成为重灾区,跌幅超过4%,油脂类品种当日下挫也逾3%。 9月上旬开始,商品市场犹如雪崩,呈现出单边下跌的态势,近期跌势更有加速迹象。其中有商品风向标之称的沪铜已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商品期货市场的共振暴跌,已成为目前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业内人士认为,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的下滑和市场去杠杆化过程中美元的上涨是商品大跌的重要幕后推手,市场整体短期难改弱势。 光大期货研究所所长叶燕武认为,最近国内外大宗商品的大幅调整,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是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的瓦解和崩溃,发达经济体重新放缓一定程度上也会拖累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速度,从大宗商品供需面来看,未来或将面临一个存量消化的过程。此外,美元阶段性上涨不可避免,金融市场整体快速去杠杆化过程导致了市场的闪电式下跌。 “商品价格未来会是一个两步走的过程,第一步前期涨幅较大的品种会先调整到去年年中QE2推出前的价格水平,中期来看商品可能会跌到2010年年初的位置。”叶燕武表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日前发布的2011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展望》中做出全球经济增长趋缓的判断。报告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速至4.0%,比6月份预测分别降低0.3个和0.5个百分点;而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仅分别为1.6%和1.9%,较此前预测分别降低0.6个和0.7个百分点。美联储在近期的议息会议中也再次提及国内疲软的经济现状,这对于大宗商品的未来需求显然将造成负面影响。 “支撑商品市场前期上涨的货币属性并没有太多改变,流动性总体仍旧宽松。但欧债危机的深化及全球经济并不乐观的前景,会对商品本身的供求关系造成很大影响,供求会成为后期市场的主导因素。”海通期货研究所所长郭洪钧称,全球经济存在二次探底的可能,商品市场整体还有下跌空间。分商品来看,周期性商品短期存在很大压力,像铜在2008年底、2009年初只有2万元/吨,目前的价格相对仍旧较高。而黄金白银这样的贵金属商品长期仍旧应当看好。 分析人士认为,除了忧虑商品未来有效需求下滑,欧债危机及美国扭曲操作都势必拉动美元近期上涨,这对商品价格会形成反制。总的来看,商品市场弱势还将延续一段时间。郭洪钧表示,上轮经济复苏得益次贷危机后美国量化宽松和中国四万亿刺激政策的出台,但此次债务危机目前看来更多要靠经济自身恢复,调整时间会相对较长,当然连续暴跌后短期不排除会有报复性反弹。
(来源:证券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