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连商品交易所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作为国内第一家由交易所发起成立的公司制运营的研究中心,其成立无疑会对国内证券及期货行业研究中心的发展格局、研究方向以及研发战略等方面产生相应影响。大商所为什么要成立公司制运营的研究中心?中心的运营将会给行业研究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就市场关心的问题,期货日报记者近日专访了研究中心负责人。 期货日报记者:请问大商所成立研究中心的初衷是什么? 负责人:大商所党委酝酿设立研究中心已有两年多时间,概括起来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落实证监会领导有关加强研究工作的指示精神。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发展中也面临许多需要研究的新问题。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资本市场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证监会领导明确要求加强研究工作,并就资本市场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研究课题。成立研究中心,有利于充分利用交易所资源,进一步加强研究力量,加大对资本市场、期货市场和宏观经济的研究力度。 二是继续推进期市稳步发展、促进期市功能发挥的需要。目前,我国期货市场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加强对期市理论性、战略性、前瞻性课题的研究。但从近年来大连期货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看,期货市场研究人才较为匮乏,人才汇集能力不强,研究的独立性、客观性和针对性有待加强,基础性制度研究工作不够深入,对期市“质的提升”的认识有待深化,期市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对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的影响力需进一步提升。设立研究中心,在证监会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加强期货业务研究、产业研究和期货经济功能发挥研究,有利于在理论上、舆论上进一步提高期货市场的影响力。 三是落实国家有关发展战略的指示要求。2007年以来,国务院通过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相继提出了依托或支持大商所建设亚洲重要期货交易中心的要求。大连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和支持。成立大连商品交易所研究中心,加大高端期货人才、金融人才的吸引力度,对于落实国务院文件要求,进一步发挥大连期货市场在推动大连经济发展和东北振兴中的作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期货日报记者:请问研究中心将采用怎样的运作模式?在未来发展中希望达到怎样的效果或市场影响力? 负责人:目前,国内研究机构的运行模式大部分采用内设部门的形式。这种形式在管理上相对简便,但从交易所实际情况看,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障碍:一是影响研究工作独立性,限制未来发展;二是受交易所有限的人员编制制约,难以壮大研究人员队伍;三是用人机制不灵活,难以实现人才市场化流动。 经请示证监会批准,我们决定成立独立法人性质的研究中心,力求遵循市场化、专业化原则,建设一支相对独立的研究队伍,培养行业专家,打造知名研究品牌,并通过对政府相关部门决策的影响和对交易所业务的支持,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期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 通过研究中心市场化、专业化的运作,我们希望能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一定的突破: 一是加强对期货市场基础性和前瞻性的课题研究。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期货市场在改革创新、功能发挥、基础制度建设等方面有较多亟待研究的战略性、方向性和前瞻性课题。我们将依托交易所18年积累形成的期货业务研究基础,汇集和吸引从事期货市场理论研究的专业人才,在期货市场基础性和前瞻性课题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二是探索交易所市场化发展的新路径。参考国际发展经验,市场化应该说是今后交易所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交易所现行的内部管理机制与未来市场化的要求仍有着不小的距离。我们将通过研究中心的市场化运作,在系统总结交易所近年来薪酬制度改革、岗位责任制落实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以研究中心为试点,尝试一些新的制度安排和想法,积极探索适应市场化发展所需要的人事机制和薪酬机制,为交易所未来的制度创新积累经验。 三是为交易所未来的发展积累人才储备。在中国证监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近18年的发展,大商所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管理制度,聚集了丰富的市场资源,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但囿于交易所的管理体制,干部能上不能下、员工能进不能出的现象仍然较为突出,我们将通过研究中心进行市场化尝试,进一步探索符合交易所特点和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人事制度、用工制度,为将来交易所建立更为市场化的用人机制积累经验。 期货日报记者:如您所介绍的那样,期货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下属的研究中心均依托于总公司,主要为市场投资者提供分析、咨询等,其自身盈利有限。而研究中心作为公司制运营的第一家研究机构,如何实现市场化收益,或在这方面有何考虑? 负责人:大商所本身作为非营利性会员组织,决定了我们成立研究中心的目标并不是为了营利,更多的是追求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利用交易所现有的平台和资源助力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当然,作为市场化的研究机构,自负盈亏乃至实现未来收益也是我们中长期发展的目标之一。大家可以看到,研究中心设立了一个信息分析与咨询服务部,这个部门将承担起外部市场拓展及开发利润增长点的重要任务。我们相信,随着研究中心研究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服务功能的不断拓展,研究中心终将会在实现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期货日报记者:您对研究中心的运营和未来发展有何厚望? 负责人:目前研究中心还处于人才招募阶段,我们希望研究中心能够聚集和培养一批想研究、能研究、会研究的优秀人才,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希望研究中心的体制、机制探索能为交易所未来的市场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也非常希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研究中心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实现健康快速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