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这里:首页
 

新闻资讯

 

时事报道

经济内忧外患本轮加息或近尾声

        2011-08-10 00:00:00    
 
    近日,外围市场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美国债务违约风波和信用评级下调引发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市场上关于美国将推出QE3的预测甚嚣尘上。与此同时,国内通胀压力依然较大,CPI涨幅创下37个月以来新高。这给国内的宏观调控政策提出了“两难”挑战。
    在光大银行首席宏观分析师盛宏清看来,欧美债务危机将对我国进出口产生重大影响,并冲击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虽然目前国内依然处于高通胀状态,但政策的前瞻性或意味着货币紧缩到了结束的时候。
    “欧美经济的下滑将大幅度冲击我国出口,预计出口增速将下降至15%以下,同时进口也会放缓。由此中小企业倒闭潮仍将加剧,预计年底将有40%的中小企业面临倒闭或半倒闭的状态。”盛宏清表示,目前美、日、欧三大经济体都放弃了紧缩的政策,而中国进出口额占GDP的60%—70%,无法独立于全球经济,这更加大了中国结束紧缩政策的可能性。
    对此,国泰君安期货宏观分析师唐传龙表示部分认同,他认为经济的下滑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影响政府的调控心理,货币政策是否转向则取决于政府是坚持严厉调控还是考虑经济增长的放缓。
    唐传龙表示,目前国内经济的下滑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尤其是“7·23”甬温线铁路事故,将使地方政府的投资减少,而外围市场的持续恶化会对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在整个基本面不太好的情况下,下半年加息的可能性不超过50%。”
    中信新际期货机构客户管理部宏观经济分析师李双柱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7月份CPI高于预期,按照惯例央行会有加息动作,但鉴于股市大跌及美债风波后续影响不明,央行暂时应该不会考虑加息。
    “如果美国推出QE3,继续奉行弱势美元政策,将可能继续推高大宗商品的价格,从而会加剧国内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另一方面,按照以往经验,财政政策会在下半年进入释放的高峰期,从而拉动经济的增长。”湘财证券宏观分析师罗文波认为,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和放宽的可能性都不大,目前信贷政策有略有放松的迹象。
    上海中期期货宏观分析师李宁认为,美国经济一直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失业率居高不下,房产数据和2008年相比也相对低迷,信用评级的下调只是美国进一步推出量化宽松政策的催化剂。而国内货币政策依然会保持稳健性和延续性,不会因为外围市场的改变结束紧缩政策。但她同时表示,随着国内经济的回落,下半年最多还有一次加息可能,本轮加息已经接近尾声。
 

 
版权所有(C)山东省期货业协会
地址:济南市经七路86号(经七路与纬一路口西南侧)11楼1103室   电话:0531-86131789 sdqhxh@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19029037号-1 鲁ICP备19029037号-2 技术支持:山东红苗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