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这里:首页
 

新闻资讯

 

时事报道

中国国际期货———在更高层次搭建产业服务平台

        2011-07-11 00:00:00    
 
     理念升级  服务产业
  
  作为行业龙头,中国国际期货多年来一直扎根于产业,立足于期货市场基本功能的发挥,做深做精产业服务,培育成熟的机构投资者,致力于为产业客户提供全方位、高水准、专业化的优质期货顾问式服务。在中期人的理念中,期货服务产业不仅是扩大产业链条的开发纵深,将大型企业的服务经验延伸拓展到中小企业、外围企业以及上下游环节的相关企业,还需要及时跟踪产业企业的需求动态,不断丰富产业服务的内涵。在实践中,期货服务产业既要做好企业的全程套期保值服务,又要做好企业外脑,为企业提供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专业解读,帮助企业优化内部业务流程、供应链管理、资金流管理等。
  随着产业链开发和服务的不断深入,中国国际期货服务产业的理念也在升级。“要对产业服务模式进行创新,争取在更高的层次上为产业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中国国际期货总裁陈冬华认为,期货公司服务实体经济不能局限于提供期货知识培训和设计具体套保方案,更重要的是能提供对宏观大方向和产业大趋势的研发服务,需要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精品产业会议,更直接、更深入地了解产业客户的需求。
  服务理念的升级带来了服务模式的突破。2010年,中国国际期货推出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助力计划”,在集团战略层次上积极寻求与各级地方政府的合作,配合政府的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结合区域经济特征,开展相应的产业服务。举办了“期货为云南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研讨会;为咸阳市企业开展了多期金融培训活动,助推区域经济发展,逐步实现产业升级;创办了“中期国际论坛”,邀请世界级金融投资大师和金融领域的重要人物,与产业客户分享先进的金融、经济理念,探讨国内外经济和金融热点问题,进一步拓展产业客户的战略视野。
  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的推出,拉开了期货市场业务创新发展的序幕,这对于中国国际期货来说,又是一个提升服务层次的契机。当前,投资者群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主要表现为机构投资者日趋多元化,一批成熟的个人投资者脱颖而出。各类投资者对于期货公司的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迫切期待期货行业的深度发展。认识到这种变化后,中国国际期货对市场进行了深入的跟踪和调研,将市场细分,实施服务产品化,逐步建立标准化产品体系,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及配套服务,力求为投资者创造价值。例如,根据企业对套保的需求,中国国际期货建立一对一的服务模式,为企业量身定制期货投资策略方案、产业数据库、专项课题研究、专项培训、质押融资等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帮助企业围绕主营业务打造核心竞争力。
  “中国国际期货将以投资咨询业务为契机,结合客户需求,围绕服务产品化,推动公司全面转型发展。同时,还将充分运用中期香港分公司的通道和桥梁作用,不断积累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为公司将来逐步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做好充分准备。”陈冬华表示,随着服务产品化的有序推进,以及后续期货资产管理、境外期货代理等创新业务的逐步推出,中国国际期货还将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及配套服务,进一步提升专业服务品质,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作为期货公司分支延伸,期货营业部处在公司服务体系的前沿,中国国际期货上海营业部是中期服务理念的典型代表。该营业部有深厚的人才积淀,一直重视合规诚信文化建设,形成了本地化、特色化的经营模式,在产业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立足研发  锐意创新
  
  强大的研发体系是不断深化产业服务的根基,也是推动期货公司不断创新的坚实后盾。中国国际期货历来注重对研发力量的投入,建立了良好的人才引进、培养和培训机制。所属的中期研究院成立于2002年,是目前国内研发实力最雄厚的金牌研究院之一,拥有一支高端的、梯次配置优化的研究服务团队,云集大量留学海归或名校毕业的高学历人才,专业领域涵盖金融、统计、数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在宏观经济、金融工程、产业服务等方面研发实力雄厚,可为各类投资者提供多种策略型投资产品、指数型投资产品及组合型投资产品等高端服务产品。
  中期研究院以北京为中心,在深圳和上海各有一个研究中心,境外还有香港和纽约研究中心,形成了一个架构合理的多层网状研发体系。下设宏观及策略研究、产业研究、产品设计及衍生品研究、专题项目研究几大部门,分工明确,同时密切协作,共同完成公司各项前瞻性、即时性的研究任务。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期研究院结合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先后推出了系列化基础分析产品,并自主研发了“快枪手”下单软件、D-PLUS期货产业数据库系统、衍生品实时风险预警与管理系统等方便实用的应用类金融产品,该系列产品连续获得深圳市2006年、2007年、2008年金融创新奖。2010年3月,公司在中央电视台正式推出中期商品指数,运用该指数的宏观经济预警功能,帮助企业规避期货交易及生产经营中的系统性风险。未来,中期研究院还将服务于公司创新业务的发展,同时为高端客户、机构客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优质服务,力求打造中国最具竞争力和价值的一流期货研究团队。
  中期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红英拥有十六年证券、期货从业经历,是国内首批计算机程序化交易专家。他先后从事金融行业研究、产品设计、投资及风险管理等工作,是必胜金融投资专家系统总设计师,并著有《期货趋势程序化交易方法》、《完形期货交易系统》、《利润生产线》等著作。据王红英介绍,未来中期研究院将进一步把视角扩展到全球衍生品市场,同时立足中国衍生品市场创新发展的要求,提供快速、高效、极具深度的咨询服务,全方位为客户提供资产风险管理服务。
  为了更好地适应期货行业业务创新发展的需要,中国国际期货还加大了对信息技术和产品创新的投入力度。公司已经建立了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全国网点有效链接,并通过ERP系统,实现了公司服务流程再造,使内部管理标准化。借助股东强大的平台优势,中国国际期货还推出了“科技中期”新理念,全新构建“柜台中期”、“网上中期”、“掌上中期”及“95162语音中期”四位一体的立体式客户服务体系,并将重磅打造“中期通”服务平台来满足高端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中国国际期货将一系列的研发产品、信息资讯以及相关的配套服务产品进行包装,为客户提供订单式的一站式服务产品。此外,公司服务产品化方面的各项工作目前正在紧张有序的推进中,全新的服务产品系列“中期通宝”很快将会面世。
  中国国际期货创立于1992年,是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营运最规范的大型期货公司之一。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北京、深圳、上海、大连、郑州等主要城市设立28家营业部,建立了覆盖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几大区域的管理中心,形成了辐射全国的营业网点。2006年,获中国证监会批准,中国国际期货设立中国国际期货(香港)有限公司,成为首批赴港设立分支机构的6家期货公司之一。
 

 
版权所有(C)山东省期货业协会
地址:济南市经七路86号(经七路与纬一路口西南侧)11楼1103室   电话:0531-86131789 sdqhxh@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19029037号-1 鲁ICP备19029037号-2 技术支持:山东红苗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