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考试“第一战役”已鸣金收兵。报考前的忐忑、备考时的紧张、考场上的激烈、考试后的焦急期待……一切仍仿佛历历在目。 说起这次考试,本来我认为与我无关。公司的重点当然是研究所,即使营业部参考,那也主要考分析师。我是开户岗,干好本职工作就行了。期货投资分析对于我来说分明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弄不好费了九牛二虎吃奶的劲,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报考通知出来后,我本来不打算“多管闲事”,但公司及营业部领导鼓励大家积极报考,要求把考试作为检验员工素质的重要契机,通过考试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争当名副其实的专业期货人,从而整体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增强综合实力。公司给所有员工发了教材,我们营业部除了分析师,还有财务岗、技术岗都报了名,于是我也抱试试看的心情报考了。 备考不努力,考后必伤悲。既然报考了,就要全力以赴,开弓没有回头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翻目录:宏观经济、统计学这些之前在学校都学过,不过似乎又全部还给老师了,一切只能老老实实从零开始。开始看书总静不下来,看着书还有那么多页,我就每天给自己下定额。唉,要是把大脑变成移动硬盘,把教材统统扫描直接输入多好啊。 由于自己不是班科出身,对很多知识点理解很吃力,有时感觉满脑袋塞满了咄咄逼人的问号。同事们在QQ群上讨论遇到的问题,更让我焦虑——人家说得头头是道,我却听得雾里云里,真是“鸭梨山大”啊!我将自己的QQ签名改为“戒躁”,鞭策自己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进度保证效果,不灰心不急躁保持平常心。开户工作不能受影响,为了挤时间,我咬咬牙干脆戒逛街、戒电影、戒游戏、戒上网八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随着教材一页一页翻过,脑袋中的问号也终于一个一个被拉直了。 公司非常重视这次考试,为员工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打造了网络学习交流平台,还组织研究所的研究员开展视频培训,每周两章节,先讲课后答疑。全体考生对教材第一次过滤后,通过培训及时解答了疑问,有效深化了知识点。研究所还将每个章节的重点、要点进行归纳和梳理,制成PPT,发给大家共享,充分挖掘利用了资源。为了强化考生解题、答题能力,人力资源部还给每位考生订了考试辅导习题、模拟题,组织了相应的习题讲解和答疑课程,真是一条龙服务。 全公司各单位暗中较劲你追我赶,员工相互交流鼓励,学习氛围相当浓厚。许多营业部都成立了学习小组,共同讨论总结探讨解题思路。比如对期权各套利交易策略分析这个难点,我们营业部考生就通过讨论总结了解题思路:所有策略的套利收益曲线的转折点都在执行价格处;最大收益跟最大风险的计算,将所有的权利金相加,得到的净权利金如果是正的就是最大收益,如果为负,则为最大风险;损益平衡点的计算,通过画图来计算,所以要熟悉各个套利策略的图表。 考试终于到了,胜负在此一举。进入考场,心一下跳到嗓子眼上,面对考题手心都是汗。第一道题就遇到了拦路虎,根据经验,后面难度可能越来越大。我马上绕过第一题,向“纵深”快速行进。很快抢到时间的前面,心态才渐渐放松。直到回过头再答完第一题后,竟然还剩半小时,真是出乎意料。我草草快速检查了一次,鬼使神差提前交了卷。到第二天大家对答案时,才发现考题中“陷阱”很多。由于太粗心,太追求速度,许多题目没仔细审题,一些基础问题都没答对,留下好多遗憾。 提心吊胆盼到成绩公布,居然61分惊险过关。我们湛江营业部4人报考3人通过,还有位刚调去新营业部的同事也通过了。大家都来祝贺我——“60分万岁!70分浪费!”可是我心里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本来我应该也可以考得更好一些。我们全公司240人参加考试,66人通过,70分以上的有24位同事,其中还有两位是80多分。比起大家,我只是一名“光荣的后卫”。 通过考试,我看清了差距,看准了方向——相对于公司整体水平和中国期货事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我需要不断拓展专业知识,早日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期货排头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