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所董事长胡政:
11月14日,第二十一届欧洲金融周中国日暨第三届中欧国际交易所金融市场论坛在德国法兰克福成功举办。中金所董事长胡政为论坛致辞时表示,中国金融期货存在与现货市场开放不协调、不平衡的矛盾,正积极探讨和研究金融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以满足境外投资者的风险管理需求。 胡政说,近年来,中国金融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参与程度不断加深,当前,金融期货市场机构开户数达5.24万户。证券、基金、期货、信托、保险、QFII/RQFII等机构已有序参与股指期货市场交易,参与数量逐年增加;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期货公司等机构的资管产品参与国债期货市场规模也迅速增长。 他表示,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金所一直秉承开放与合作的理念,持续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展国际业务。中金所先后加入了世界交易所联合会、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期货业协会和国际掉期与衍生品协会等行业组织,并与12家境外主要交易所签订了合作谅解备忘录,伙伴关系网络覆盖亚洲、欧洲、美洲主要市场。过去几年里,中金所还实现了两个重要跨境合作项目的落地。第一项就是中欧所;第二项是2016年,中金所牵头成立联合体,收购了巴基斯坦证券交易所40%股权。这项合作拓宽了中巴两国的金融合作领域,也成为中国境内交易所收购境外交易所股权的首单。 胡政说,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有序推进,从“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到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富时罗素次级新兴市场指数,再到外商投资证券期货机构限制的进一步放开,资本市场开放可谓多点开花、精彩纷呈。与此同时,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境内现货市场方式比重逐步提高。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上半年,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和债券资产分别为1.28万亿元和1.60万亿元,分别较2017年末增加8.56%、33.71%,较2013年末的增幅则达到269.80%和301.76%。但是,目前,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开放程度有限,在股指期货市场中,也仅有QFII/RQFII可以参与套期保值,境外机构投资者尚不能参与我国国债期货交易。作为金融期货市场的建设者,我们看到了中国金融期货与现货市场开放不协调、不平衡的矛盾,我们也正在积极探讨和研究金融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以满足境外投资者的风险管理需求。 胡政表示,中欧所作为中德首次高级别财金对话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有着非常坚实的发展基础。中欧所成立近三年的时间里,在各方大力支持下,经过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已经在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随着中德两国政府继续深化双边关系,中欧所必将成为深化两国金融与经济往来的关键连接点,中欧所有能力、也有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结合人民币国际化的海外需求和法兰克福打造欧洲金融中心的需求,面向国际投资者探索开发更多人民币定价或中国市场相关的金融产品,包括配套的衍生品风险管理工具,提升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兴趣与便利程度,并促进欧洲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同时,帮助中国企业、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加深对欧洲市场的了解,为中国市场参与者走向欧洲打通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