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谭亚敏)记者从国家发改委网站获悉,近日,国家发改委委托第三方征信机构东方金诚公司和大公国际公司,对重点企业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情况的信用数据进行采集,通过充分发挥信用监管手段,引导煤炭、电力企业严格履行中长期合同,促进煤炭稳定供应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 据了解,此次煤炭中长期合同信用数据的采集对象主要为全国产能规模在300万吨/年以上的煤炭企业及电力、钢铁、化工等重点领域企业,采集数据内容主要为2017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情况,同时对煤炭企业产能产量、去产能情况和煤炭库存数据一并采集。 对此,市场人士认为,年底签订中长期合同的节点将至,此时开展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信用数据采集工作,有利于保证和提高长协兑现率;采集煤炭企业产能产量数据,有利于抑制企业超产情况;采集煤炭库存数据或是出台煤炭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制度的前奏,将充分发挥库存“缓冲垫”的作用。从政策动向来看,未来煤炭行业相关数据将高度透明化,有利于减少供需双方信息的不对称,降低市场炒作预期,实现煤炭行业平稳发展。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