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领域的创新令人眼花缭乱,在谢卫看来,近年来所谓的“金融创新”主要是围绕淡化持证经营概念、持续不断的监管套利两个方面进行。从同业业务看,短期内可能会给金融机构带来利润,但长期看可能会导致资金“脱实向虚”,金融机构规模无序扩张,资金杠杆越来越高,积累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对企业融资、金融创新并没有好处。
证券时报两会报道组
“工作日在上海上班,节假日在北京生活”——这是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副总裁谢卫的日常作息安排,谢卫用“双城生活”来描绘自己奔波京沪两地的工作和生活节奏。
然而,每年的3月上旬,家住北京、工作在上海的谢卫都会打破常规,用半个月左右时间待在北京,将一年来对金融市场的观察系统梳理和总结出来,思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并形成提案或建议提交给全国政协,通过这种方式为他所在的金融行业的改革发展建言献策,因为谢卫还有另外两个身份——民盟中央委员和全国政协委员。
参政议政10年
共提29份提案
2017年,是谢卫参加两会的第10个年头,谢卫也将提交自己的第29份提案。
“我这10年的提案涉及到综合金融、资本市场、金融新业态、金融风险等很多领域。”谈及10年提过的提案,谢卫如数家珍,“资本市场领域的提案,我关注过创业板减持风险、应对A股国际化挑战等;综合金融领域,关注过规范金融理财产品、居民金融资产保值增值、监管体制问题、地方债务问题、基金公司股权激励等;金融新业态方面,提案关注了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近年来,我的提案关注到金融市场的种种乱象和集聚的金融风险,并提出了很多建议和对策。”
在谢卫看来,两会是很好的交流舞台,两会代表委员聚集一堂,共商国是,充分反映各行各业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有利于促进国家繁荣和各行业的规范发展。
谢卫称,10年参加两会、参政议政的经历,目睹和参与了国家的改革过程,不论对个人成熟还是推动行业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我个人的力量还不够大、声音还不够响,但既然身为金融领域的政协委员,就要担负起这一专业领域的责任和使命,积极为金融领域的改革进步和规范发展建言献策。”
会风文风不断改进
两会近年来不断改进会风、文风,也为委员更好发挥参政议政作用提供了便利。
谢卫称,“我参政议政的10年,政府持续重视委员提出的意见和提案,两会也不断改进会风,比如提案聚焦在找问题,要求精准发言,提案字数也要求精简到2000字。代表委员们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很多社会热点问题都受到公众和舆论的关注,有的还会上升为国家政策。”
具体到自己提案的讨论和落实情况,谢卫表示,比如倡导发行地方债、规范互联网金融等提案很快得到监管部门的关注和落实,而有的提案涉及到金融系统性的大问题,还需要时间来消化,比如对“伪金融”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对策建议的提案,监管层在认识上高度一致,但如何来规范市场,还需要监管层把握适当的时机。
谢卫称,“我们的提案和建议都得到了高层领导的充分关注和重视,我过去参加两会的9个年头,共有5个中央政治局常委参加过我们民盟的联席会议,针对我们提出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和沟通。”
主动管理能力
是资管行业核心
谢卫参政议政的10年,也是资产管理行业大发展的黄金10年。
从2008年初谢卫首次参加两会算起,资产管理行业管理规模由3万亿元上升到当前的几十万亿;资管机构的主体也由公募基金增加到公募、银行、保险、券商、信托、私募等众多的市场参与者。
在谢卫看来,这10年内,资产管理行业的参与主体不断增多、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产品品类逐渐丰富,行业在加速发展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积累的问题也不少。
谢卫近5年的提案中,4次提到了金融风险。“我的提案会关注金融领域及地方金融不合规的事情,只有打击那些‘伪金融’、高杠杆带给行业的风险,坚持行业发展初衷,才是真正地呵护资产管理行业。”
在谢卫看来,成熟的资产管理行业必须要有三大原则:一是实行资金托管制度,保证投资者的资金安全;二是要有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实现投资者信息透明和公平;三是不承诺收益。
“在这方面,公募基金作为资产管理行业最透明、最规范的行业业态,是资产管理行业其他机构学习的榜样。”谢卫称,“资产管理是一项长跑比赛,主动管理能力是这个行业的核心,未来要打造成熟的资产管理行业,都应遵循资金托管、信息披露、不承诺收益这三大原则,资产管理行业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