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明显,涉农市场主体规避风险需求强烈,期货、场外期权等衍生品市场成为规避风险的主要通道,尤其是大商所推出的场外期权业务成为涉农主体关注的焦点。
“随着期货市场功能日益显现,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的需求逐步增加,如何实现‘花小钱、办大事’,用较低的资金成本来锁定经营风险,是实体企业亟待实现的目标。”长江期货有限公司期权业务部经理李富告诉记者,涉农主体受专业人才、避险资金等限制,参与期货市场业务规模有限,而场外期权业务则可以解决企业用钱、用人的难题。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随着国内期货市场的不断成熟,尝试运用场外衍生品尤其是场外期权进行风险管理的实体企业逐渐增多。这些企业购买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的场外期权产品,相当于购买了一份价格保险,实现了风险转移。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再通过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复制期权的操作,将转移过来的风险在期货市场化解。这种模式避免了缺乏专业人才、专业知识及经验的实体企业自身操作期货的风险,切实体现了期货公司的专业性和服务实体企业发展的能力。
开展场外期权业务前充分准备
“针对市场需求,长江期货及其风险管理公司武汉长江产业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下称长江产业金融)向市场主体推出场外期权业务,为市场提供专业性的价格风险管理工具。”李富说。
据介绍,长江产业金融主营业务范围包括仓单服务、基差交易、合作套保、定价服务及其他与风险管理服务相关的业务。公司立足于全产业链研究,源于期货、服务现货,力求创新,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专注打造风险管理服务平台,用金融工具更好地助力实体产业发展。截至2016年上半年,长江产业金融先后与近30家实体企业开展风险管理业务合作,合同金额累计近4亿元。
“长江产业金融在场外期权试点之前,就针对这一业务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不仅在中期协完成了业务备案,就企业的需求有过多次沟通,而且不断引入创新人才以满足市场需求,完善内部操作流程。”李富说。
利用场外期权市场实现风险管理
“枝江白银纺贸有限公司(下称枝江白银)是湖北白银棉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公司,集团公司利用地处华中江汉平原优质粮棉油主产区优势,大力开展棉花、小麦、玉米、油菜籽、水稻等作物的贸易,是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枝江白银董事长李绪双向记者表示,在农产品市场价格大幅波动时,公司迫切需要新型的金融工具提供风险对冲渠道。传统的期货市场一方面需要专业人才操作,另一方面占用企业资金,公司需要相对简单、便捷的对冲工具。
在此背景下,长江产业金融推出的场外期权业务成为枝江白银的首选。
据记者了解,2015年5月中旬开始,大商所玉米期货主力合约持仓量达到上市以来高位,成为2015年农产品趋势交易“明星”。经长江期货等公司调研,虽然2015年玉米收成低于上一年,但因播种面积增加,产量降幅有限,再加上国储庞大的库存,玉米供大于求的局面凸显。国家收储政策收紧、玉米外销困难令玉米市场收购主体当时普遍不看好后市。
“在玉米价格后市有可能走低的预判下,长江产业金融为枝江白银提供了玉米看跌期权。”长江产业金融总经理张梅告诉记者,该试点项目涉及玉米总规模3000吨。
张梅介绍,项目运行时间9个月,始于2015年12月31日,2016年9月30日正式结束。考虑到玉米产业周期和企业实际经营需求,此次试点项目分两期进行,时间跨度经历了玉米从收储到抛储的过程。分阶段来看,项目第一期,枝江白银买入到期日3月31日、标的物C1605合约的看跌期权,支付权利金3万元(1000吨)。最终玉米期价跌破行权价1850元/吨,并最终以1711元/吨进行结算,企业获得赔付13.9万元。长江产业金融通过期货市场对冲获得的盈利,恰好用来抵补对企业的赔付。第一期项目结束后,考虑到临储玉米大量收购导致短期市场粮源不足,枝江白银在项目第二期选择买入到期日9月30日、标的物C1701合约的看涨期权,支付权利金13.5万元(2000吨),最终玉米期价未触发行权条件。
“开展此次场外期权试点项目,不仅丰富了金融机构服务实体企业规避风险的工具,也印证了涉农企业稳定经营、金融机构获取合理收益等多方共赢新模式的可行性。”李富说 利用玉米期货市场发现价格的作用,能有效引导玉米生产商及贸易商学习并使用金融创新工具,提高自身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进而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将场外期权推广至更多涉农企业
“通过此次场外期权业务操作,以枝江白银为代表的部分涉农企业了解了场外期权业务的具体内容,并表现出了浓厚兴趣。”李富称,从项目最终效果看,通过实际运作项目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凸显了场外期权在管理价格风险、稳定企业经营方面的优势。具体而言,在第一期购买看跌期权之后,因期权套保带来了13.9万元的行权补偿,显著降低了企业现货销售端的亏损;第二期购买看涨期权后,虽未触发行权,但现货端采购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场外期权业务对于企业管理市场价格风险的重要意义也得到了李绪双的认可。“一方面,场外期权业务由期货公司的专业人才提供服务,解决了实体企业人才不足的难题;另一方面,在占用资金不多的情况下,就可以规避库存价格风险,完全可以满足企业避险需求。”他说。
李富表示,此次场外期权业务试点对于满足产业企业的多样化需求具有积极作用。场外期权模式相对简单,可操作性强,对于企业专业性人才要求不高。同时,场外期权业务权利金相对较低,对企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而且行权价及操作周期紧密贴近市场。
“下一步长江产业金融将认真总结经验,将场外期权这一工具推广至更多涉农企业。”张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