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险模式和工具日渐多元化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农产品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的需求比以往更加迫切。11月9日,在广州举行的第十一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农产品企业的风险管理与发展”专题论坛上,多位专家及市场人士表示,利用期货工具已经成为国内油脂油料企业日常经营的必要一环,在企业避险模式和工具日渐多元化的背景下,各参与主体仍需不断探索,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更好地利用期货等衍生工具。 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农业保险监管处张斌在论坛上表示,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农产品价格风险,尤其是现货价格风险成为广大农民迫切关注的问题,控制风险的需求较为强烈。如何发挥金融工具的风险分散功能,保险业和期货业都从各自的角度进行探索。“保险+期货”模式是从理论走向实践的第一次尝试,既分散了农民的经营风险,稳定了农民的生产预期,又分散了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促进了保险体系的稳定,受到各方的高度评价。今年“保险+期货”试点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试点品种也有所增加。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目前共有8家保险公司在全国12个片区开展“保险+期货”试点,试点品种包括大豆、玉米、棉花、鸡蛋、白糖等,试点保费收入突破1亿元。张斌坦言,在实践的过程中,“保险+期货”模式也遇到了一些瓶颈,包括基差问题、保费定价问题和期货市场容量问题等。 他表示,首先,不同领域、周期的保险价格和期货价格不是完全契合的,存在基差风险;其次,与传统农业相比,“保险+期货”模式的保障水平更高,保费的定价也会相应有所提高;最后还需考虑期货市场的广度与深度,一旦扩大“保险+期货”的应用规模,期货市场承受的压力也会随之加大。 为此,张斌建议,要从监管和行业两个层面共同努力。“我们要联合证监会向财政部等相关部委争取支持。同时,总结试点经验,制订规则和业务流程,为进一步扩大试点做好准备,从农户的真实需求出发,创新产品,合理设计方案,增加期货市场的容量和流动性,吸引更多的主体参与进来。”他说。 除了“保险+期货”模式,国内油脂油料企业避险的方式和工具也日渐丰富及多元化。九三粮油工业集团副总裁史永革表示,企业在进行风险管控时最深的感受就是“离不开期货”。大豆压榨行业作为最早跟随期货市场成长的行业之一,在经历了市场的几个发展阶段后,对套保和期货市场的认识也由浅入深。尤其是2008年以后,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对压榨企业的风险管控要求越来越高,企业的营销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豆压榨企业从期货、基差、贴水、汇率等多方面来控制风险,进行套期保值。 据了解,九三粮油工业集团以“压榨利润管理”模式来稳定企业经营,依托期货工具拓展企业产业链的管理,企业由过去的采购、期货、销售分开到现在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一体化模式。“用专业的人才、专门的队伍、严格的制度、实时的监控,用套保的方式降低企业的风险。”史永革说。 “因为大豆采购在美国,产品销售在国内,买的是贴水,产品销售用的是基差,所有的环节都离不开期货市场,利用期货已经是压榨行业产业链的一个环节。”史永革说。 “从市场发展来看,油脂油料行业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是2000—2004年产能不足,建厂就可以盈利;然后是2004—2008年,国际巨头进入中国市场,压榨企业必须适应国际农产品体系,培养国际化采购和风险管理能力,大量企业被淘汰,当时是管理好采购才能生存的阶段;接着是2009—2013年,融资进口量大幅度上升,非理性采购扰乱市场,那时是企业需要做好套保才能生存的阶段。”参会的中粮集团油脂部风险管理副总经理栗燕川分析称,2014年以后,需求迈入次增长阶段,产能趋于平衡,压榨企业需要从采购、销售、套保、生产、物流、国际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竞争。 栗燕川表示,压榨企业未来要靠系统能力竞争,企业要想持续经营,必须建立以套期保值为核心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宏观、供求等相关风险因素。 永安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春生认为,如今油脂油料行业对期货的运用已经非常娴熟,饲料养殖企业这几年也越来越关注期货工具。“首先,企业要认识到期货套保是为了对冲风险,是用来锁定成本或利润的,不能把期货端亏损定义为套保失败。其次,企业可以利用关联度较高的品种作为对冲工具,达到避险的目的,不必局限于单一品种。最后,不要‘三权不分立’,要加强风控制度建设,并结合企业自身经营特点‘量体裁衣’。”他说。 资深职业投资人郭彦超认为,油脂油料作为农产品加工行业,其销售和产品采购的过程中有一个时间的间隔,这个间隔就需要进行风险的控制。由于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利润很薄,运输和销售过程中都需要进行风险控制。在策略上,他认为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如何经营和控制风险。 近年来,培育和发展场外期权市场也是期货行业重心之一,各方也在不断探索利用场外期权提升套保效果。会上,多位市场人士呼吁,希望能尽快上市豆粕期权等场内期权工具,丰富企业避险手段,帮助企业实现稳定和可持续经营,改变目前只有场外期权的现状,使商品期权的费用更加透明化。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