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期货部主任冉华在11月5日于昆明举行的“第五届风险管理与农业发展论坛”上表示,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期货市场在服务国民经济方面形成了很多种模式,除引导现货企业直接参与期市套期保值外,还有“保险+期货”、点价交易、粮食银行、订单农业等。下一步,证监会将积极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更好服务中国农业现代化。 冉华说,期货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上起着多方面的作用:一是免费提供的公开、连续、权威的价格信息,对整个产业发展非常重要;二是助推企业做大做强;三是有利于促进行业稳定健康发展;四是有利于扩大国际贸易规模,服务我国融入全球生产贸易体系。 冉华同时表示,在促进期货市场发挥更大功能方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围绕期货市场的功能发挥开展工作,促进市场化。比如玉米等品种,国家正在进行收储制度改革,可以慢慢向市场化方向发展。又比如豆粕、豆油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品种,可以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稳步发展。二是上市满足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期货和期权,下一步证监会将会尽快推动上市更多的期货品种。三是推动基础制度改革,便利现货企业套期保值,不断增加合约持仓规模,降低企业参与成本,提升套期保值效率。四是通过制定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等有针对性的防范风险措施,上市区域性农产品期货,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风险管理需求。农产品期货要发挥市场功能,要保持增长,需要市场各方的支持。 冉华还表示,在期货市场监管上,当前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防止价格异常。价格影响市场消费,价格形成后,社会各方会根据价格水平安排生产和消费,一旦价格被操纵,就会造成社会资源的错误配置和浪费,因此监管的重点就是确保价格不被操控。 二是防止市场过度投机。通过结算系统、保证金监控中心等制度建设来预防市场过度投机,保护投资者权益。 三是第三方市场监控,通过第三方协助期交所保证市场价格不被操控。另外,证监会正在建立期货市场监测体系,已经确立了相应的监管指标,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防止交易乱象。 四是加强对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的现场检查。证监会已经建立了检查机制,并加强了相关方面的现场监管。 冉华最后表示,希望期货公司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加强对现货领域的支持,为其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水平。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和现货企业在进行趋势研判和决策时,能够多利用期货市场的信息。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