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这里:首页
 

新闻资讯

 

时事报道

第十一届中国(北京)衍生品市场论坛在京举行

        2016-11-02 00:00:00    
 

  “资产管理、场外衍生品如何为投资者和机构财富保值增值服务”成最大热点

  10月30日,由北京期货商会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北京)衍生品市场论坛暨第九届期货高管年会”在北京国宾酒店举行,本次论坛以《发展场外衍生品市场》为主题,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发展场外衍生品市场中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和亟须解决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其间“资产管理、场外衍生品如何为投资者和机构财富保值增值服务”成为本次论坛的最大热点,相关分论坛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主题为“资产管理+场外衍生品——为投资者和机构财富保值增值服务”的分论坛由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承办,来自交易所、券商、银行、基金等业内重量级专家、学者共聚一堂,聚焦“资产管理”“场外衍生品”等领域相关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丹良主持分论坛,他从国外场外衍生品的发展经验及国内市场现状出发,认为2016年以来监管层纷纷出台资产管理领域的监管新规,对产品设计、杠杆要求、投顾合作等提出了更高标准更严格的限制。可见,资产管理业务已进入严监管时代。然而,机会与挑战并存。在监管层强调风控、鼓励主动管理、鼓励非结构化产品的声音下,资管业务结构转型势在必行,而以资产管理为核心的创新业务,如场外衍生品、FOF大类资产配置,也已成为转型利器。可以预见,场外衍生品市场在我国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发展国内场外衍生品市场是提高期货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大力拓展场外衍生品业务也是促进期货公司转型发展的重要改革路径。
  方正中期期货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王蒙月为与会嘉宾介绍期货资管业务。她在发言中表示,当下我国已经形成银行、信托、保险、券商、基金、私募等金融机构竞争的多元化市场格局,私募基金行业发展迅猛。而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现阶段国民对财富管理需求进一步增强,逐步进入全行业合作的大资管时代,整体呈现出“规模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大资管行业特征。资管业务将以“做优做强自主管理”为趋势、以“全资产大资管混业经营”为方向,并加强同业间的合作互赢,面向产业及实体经济服务。
  她就期货资管业务何去何从做了“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深度探讨,并以方正中期期货的资管业务为例,从自主投研管理品牌、财富管理品牌、产品服务品牌三大方面展示了互联整合、三位一体的“大资管”平台。
  此外,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与衍生品部负责人左宏亮、方正证券资产管理分公司董事总经理&方正资产(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尧琦、中国民生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助理吴伟、大成基金数量与指数投资部总监黎新平、上海宽投创始人及投资总监钱成及方正润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筹)总经理秦紫阳就资产配置、FOF管理、场外OTC、量化投资等热点问题各抒己见并结合自身实践分享经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创新业务要发展,“风险管理”是重中之重,风险控制是场外业务的保障也是资产管理的核心。
  面对货币价格的变化,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上市公司,都有保值和分散风险的需求,场外市场是期货业急需大力发展的重要领域。本次分论坛,通过搭建高端交流平台,汇集各方思想,实现信息共享、互通有无,传递了业内专家、学者对国内外衍生品市场的解读和实操经验,不仅帮助市场多角度了解我国资产管理与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更对投资者了解和参与场外衍生品具有指导意义。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版权所有(C)山东省期货业协会
地址:济南市经七路86号(经七路与纬一路口西南侧)11楼1103室   电话:0531-86131789 sdqhxh@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19029037号-1 鲁ICP备19029037号-2 技术支持:山东红苗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