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试点,大商所‘保险+期货’模式更完善,品种更有针对性,未来有大的发展空间。”在昨日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北京)衍生品市场论坛暨第九届期货高管年会“‘保险+期货’服务实体经济”分论坛上,大商所产业拓展部总监助理何欣说。 何欣表示,“保险+期货”经过试点,目前模式更完善;品种更有针对性;现货规模更大,如玉米,每家试点规模为1.5万吨;参与期货公司数量更多,达到12家;参与试点的地域更广泛,覆盖五个省份;交易所对试点的支持力度更大,每个试点扶持资金为160万至200万元。 何欣认为,“保险+期货”试点有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期货市场的产品创新,推出了场外期权和价格保险,打通了服务“三农”的最后一公里;二是模式主体创新,期货风险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参与其中,开创了“保险+期货”的融合发展模式;三是农业补贴方式得到创新,由于补贴是直接到市场机制,丰富了支农惠农体系,提高了财政补贴转化率。 何欣认为,中国的“保险+期货”试点发展要可复制、可持续、可推广,而且不同模式主体各取所需,实现共赢。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