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这里:首页
 

新闻资讯

 

时事报道

注重研究落地和资源整合 打造核心竞争力

        2016-04-20 00:00:00    
 

中信期货总经理方兴:

   对于期货行业一年一度的分析师论坛,中信期货总经理方兴颇为看重。“分析师队伍建设是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期货分析师论坛是分析师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方兴认为,通过参加论坛有利于分析师拓宽自己的视野,发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进而提高专业素养。
  
打造强大的研究团队
  据了解,目前中信期货研究咨询部共有研究人员50余名,研究重点覆盖宏观、金融期货、商品期货、量化交易四大领域。方兴介绍,目前公司的研究部门已经实现了对投资咨询业务的全覆盖,还有资深分析师提供动态服务。
  方兴表示,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业务方面,研究部门各类策略的推介服务与产业服务对接,成功实现了理论研究的落地。同时,研究部门通过提供研究策略,还实现了与公司资产管理部门产品需求的有效对接。
  当前期货行业的业务越来越多元化,期货公司的研究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方兴称,中信期货研究部门的人员通过与业务部门的合作,积累了丰富的一线调研和路演经验,创新了研究部门的业务服务模式,增强了客户黏性。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变化,方兴表示,期货公司也有部分研究人员在积累了多年的研究经验之后,顺利过渡到管理岗位,通过研究梯队的构建实现了研究服务专业化的持续。
  实际上,期货分析师以往的研究工作更多是提供研究分析报告。“近年来,国内期货市场品种越来越多,金融期货的上市使得期货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升。”方兴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随着投资者成熟度提高、产业客户和大型金融机构参与增多,期货分析师的角色定位也开始变化,由过去单一、被动的服务向主动型的服务模式转变,这对分析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期货分析师近年来越来越多地主动通过路演、调研和参加会议等方式增加与投资者的沟通,掌握第一手的研究资讯和市场动态,并在和资管部门、风险管理公司的交流合作过程中实现研究落地。
  从期货公司的层面来看,目前单一的传统经纪业务模式面临着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方兴认为,研究部门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能够从根本上将期货公司的服务内容与其他机构区分开。“期货公司可以通过专业的研究服务构建个性化的服务体系,通过品牌效应提升客户的稳定性。”他说。
  长远来看,方兴认为,研究团队的建设将是未来期货公司乃至整个行业发展的重点。谁能更好地利用研究资源提供更具专业性和有特色的服务,谁就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
  另外,作为分析师赖以生存的发展平台,方兴认为,期货公司需要提供更加系统、全面的研究规划,打造更加专业的研究平台,使分析师能够利用公司的业务渠道建立成熟的沟通与服务体系。
  除了增加研究人员的专业培训机会之外,方兴认为,期货公司还应注重分析师对外沟通和服务能力的培养,通过研究的专业化实现角色转变和研究的产品化,在增强公司品牌效应的同时,为公司带来持续的盈利来源。
  
充分整合平台资源
  随着期货行业的发展,不同的期货公司开始显现出不同的经营特色。充分利用资源打造适合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期货公司的必修课之一。
  据介绍,中信期货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其对高净值客户和法人客户的吸引力。方兴表示,“借助公司的规模优势最大化地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同时,我们还通过金融业务总部、研究咨询部、信息技术中心、运营保障中心、风险管理部、金融托管部等业务团队互相配合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客户服务方案。”
  此外,借助背靠中信证券的优势,中信期货还通过充分整合平台资源,与客户进行全面业务合作。
  近年来,部分期货公司进入发展的瓶颈期,不过也有不少券商系期货公司利用其强大的股东优势,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车”。方兴认为,作为券商系期货公司,学会利用集团资源发挥自身优势是非常有必要的。
  结合中信期货的实际情况,方兴称,从客户资源角度来看,通过与股东销售团队的对接可以实现投资者的合作开发,并且增加了客户服务的内容,提升了产品服务效率,是双赢的合作方式。
  方兴进一步表示,对期货公司而言,通过加强与券商股东的交流合作,期货公司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可以拓展,资产管理业务可以构建更加系统的发行、管理体系,技术系统方面也可以得到提高。
  “期货公司与证券公司的合作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后期中信期货还将不断加强这方面的规划。”方兴说。
  除了加强与券商的合作,中信期货也对平台内部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中信期货拥有期货经纪、全面结算、期货投资咨询、基金销售等业务资格,旗下设有中信盈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证资本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中证期货国际(香港)有限公司三家全资子公司。方兴称,三家子公司分别从事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及国际业务,并能为大型机构交易系统提供托管服务。
  同时,他认为,国外丰富的衍生品产品线与强大的量化风险管理体系也值得国内期货公司参考与学习。“比如,国外市场如何在严格监管与产品设计灵活性方面实现平衡,就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方兴说。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版权所有(C)山东省期货业协会
地址:济南市经七路86号(经七路与纬一路口西南侧)11楼1103室   电话:0531-86131789 sdqhxh@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19029037号-1 鲁ICP备19029037号-2 技术支持:山东红苗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