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运用芝商所利率产品对冲美债风险 |
2016-02-26 00:00:00
|
|
自去年12月美联储加息之后,美国国债收益率出现上涨,但是在2016年1月,由于美国经济指标不佳,市场对于美联储再次加息的预期降温,美国各期限国债收益率再次下行,直至2月中旬才开始企稳回升。 而2月4日,美国财政部表示将放慢期限较长债券的发行频率,如果2016年开年出现的避险情绪进一步加重的话,美国国债供应量减少可能会放大国债市场的恐慌交易,而目前市场已经受到流动性有限以及大量动能交易的困扰,这可能会导致收益率进一步下降。 一般来讲,中央银行只能影响短期利率,而长期利率由市场决定。短期利率对消费、投资和出口影响甚微,中长期利率(1年以上)对经济部门如投资、消费有着显著的影响。由于短期利率、中长期利率是以国债收益率为基准来定价的,而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中的“预期”理论和流动性溢价利率可以使中央银行通过国债收益率期限结构变动来影响中长期利率,传导至长期资本市场,最终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因此,美国财政部放缓期限较长债券发行的频率可能代表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信号,即压低长端利率。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一直致力于降低发债成本,以零利率发行的美国短期国债数量在2015年三季度突破1万亿美元。从表面上看,投资者免费借出资金并不合理,但在利率接近为零的环境下,加之美国债务上限逼近将限制债券供应量,对那些需要安放资金的投资者而言,除了美国国债,他们的选择少之又少。 随着2015年美联储步入加息周期,短端利率即1年期以下的国债收益率出现了显著的上升,从而国债收益率曲线越发变得平坦。然而,由于通胀预期回升、未来经济增长的风险溢价的存在,为了不让长端利率受短端利率上升的过快传导而明显上升,避免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影响美国经济增长,压低长端利率符合美联储回收流动性的计划。 回到美联储政策上面,如果美联储停止加息或者政策逆转为通过降息等再次宽松的话,美国财政部放缓期限较长债券的发行频率是没有意义的。最近高盛发布的一篇研究报告称,从历史数据来看,政策逆转(在加息不久后降息,或降息不久后加息)是极为罕见的。根据1990年以来的G10经济体数据,在85个周期中仅发生5次政策逆转,其他94%的时间内,政策趋势至少在半年内得以持续。 有几个因素可以判断美联储加息周期可能不会逆转:一是美国部分经济指标尽管弱于预期,但是就业市场和通胀指标则支持美联储再次加息。如美国1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尽管不及预期,但是失业率降至4.9%,自2007年以来首次低于5%,而备受关注的薪资增速表现同样好于预期,薪资增长一直是美联储对就业市场最关注的指标。二是美国通胀指标平稳向好,薪资增长会扶持物价回升至2%附近,因此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另外,美联储副主席费希尔表示,美联储正在研究国外负利率的经验,不过美联储目前没有计划使用负利率。 从芝商所FedWatch工具可以看出,市场似乎低估了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截至2月23日,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市场数据显示,美联储今年3月加息概率仅为6%,6月美联储加息的几率仅为19%,9月几率仅为27%,12月加息概率仅为27%。 因此,鉴于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以及美国财政部放缓期限较长的国债发行频率以便压低长端利率的举措,美国国债收益率可能会超预期上升,国债收益率曲线可能更加平坦化,可以通过芝商所旗下的欧洲美元期货,2年、5年和长期美国国债期货及期权对冲这种超预期的风险。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