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这里:首页
 

新闻资讯

 

时事报道

市场人士: 15万吨量如隔靴搔痒

        2016-01-06 00:00:00    
 

    铜收储风声再起

    在演绎完一波接一波的减产大戏之后,有色行业收储风声又再次传出。昨日,有市场消息称,国储局5日发布了招标信息,将一次性收储电解铜15万吨。
  从国内铜期货市场的反应来看,昨日14:05左右,沪铜1602主力合约出现一波明显的价格上扬趋势,截至收盘,价格累计上涨幅度为1.36%。
  “如果收储,那么后期铜市场的升贴水将会产生比较明显反应。”大有期货分析师张顺清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2014年铜市场20万—30万吨的收储额度曾导致铜现货大幅升水,最高升水幅度达到1500元/吨,并在之后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维持800元/吨—1500元/吨的高升水价位。
  “其实收储消息市场上早有传闻,加上前期冶炼企业的联合减产声明以及供给侧改革预期,铜价短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受到支撑作用。”张顺清说。
  不过从历年来的收储情况看,国储局的收储行动始终都在较为隐蔽的环境下运作。“在这个低迷的价格‘冬季’进行收储,对铜价的影响可能是比较短暂的,影响力度也不会像之前的那么强。”张顺清表示。
  虽然目前关于收储的消息并没有得到官方证实,但在铜市需求不振的背景下,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即便收储15万吨电解铜,其对市场产生的作用也可能如隔靴搔痒。
  上海慧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福龙就表示,从目前的铜市场情况来看,当下的收储环境与以往有一定程度的不同,其对铜的供需情况可能产生的影响十分有限。
  华安期货首席分析师闫丰也告诉记者,即便落实了15万吨电解铜的收储,也很难对实际供需面产生太大的影响。
  有市场人士直言,15万吨的收储量其实非常小,几个厂子凑个零头差不多就够了,因此寄希望于收储拉动价格上涨是非常不理智的。
  “收储反映在铜的价格上,短期很可能会出现一波拉涨的现象,但长期来看其价格走势还是要回归基本面。” 南华期货分析师赵文圣表示。
  实际上,在此前的十年时间里,国内铜市场的供应端急速扩张,而近年来市场需求增速出现较明显的回落,基于此,黄福龙预计2016年铜市场的需求情况也不会很乐观。
  其实,对于铜市场后期的表现,多数市场人士认为,2016年中国铜需求增速仍将维持低位态势,难有大幅回升,铜价重心将继续下移。
  “整体上,2016年全球铜供需紧平衡,未来几年将处于去库存的阶段,伦铜将呈现宽幅振荡。国内供应过剩,但过剩量有所收窄,加上人民币贬值预期,铜价阶段性博弈加剧,沪期铜将在30000元/吨—43000元/吨之间振荡。”国泰君安期货分析师季先飞说。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版权所有(C)山东省期货业协会
地址:济南市经七路86号(经七路与纬一路口西南侧)11楼1103室   电话:0531-86131789 sdqhxh@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19029037号-1 鲁ICP备19029037号-2 技术支持:山东红苗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