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大佬谈新三板:
眼下,若论阳光私募行业比较热门的话题,除了“选择哪些股票”、“仓位几成”外,各私募大佬跃跃欲试新三板成为行业的一道风景。除早前率先登陆新三板的达人资管、浙江思考投资等以外,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深圳私募菁英时代投资、朱雀投资、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等阳光私募也都正在向新三板市场迈进。 阳光私募为何纷纷选择登陆新三板?如何规范运作顺利登陆新三板?如何进行资本运作?10月31日,在由弘哲集团、亿信伟业联合香然会金融俱乐部共同举办的“第二届私募基金发展黄金十年高峰论坛”上,思考投资总经理岳志斌分享了公司登陆新三板的过程并解答了这些问题。 谈起挂牌初衷,岳志斌称,私募的最大优势是其赚钱能力,随着私募被正式纳入合法监管范围,为何不能将这种赚钱能力证券化? “挂牌新三板后,私募可以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岳志斌表示,登陆新三板有利于私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一家私募公司,如果有很好的市场声誉和口碑,那么生存自然不存在问题。但如果不是行业知名,公司生存就比较困难。”岳志斌说,新三板作为一个注册制的市场,为那些不知名的私募提供了机遇,并能解决其长期可持续发展问题。 除了能实现私募公司及私募管理人的个人梦想,岳志斌认为,登陆新三板还可以实现很多同行的基金经理梦想。据了解,登陆新三板后,思考投资推出了私募梦工厂,与证券公司打造的这类梦工厂一样,私募梦工厂也是为孵化私募基金经理服务的。“与证券公司孵化不同的是,只要基金经理能够找到100万元的投资人,并且保证我们跟投的100万元本金安全,我们就可以帮助他成立一个私募基金。当然前提是你要有三年的投资业绩。” 据岳志斌介绍,登陆新三板后,思考投资对基金经理实行了绩效红利。“我们做了融资增发,目前,公司的净资产已经有4.2亿元。这样的发展更多是资本市场带给我们的。” 此外,岳志斌表示,与之前阳光私募不透明的投资管理和信息披露制度不同,挂牌后的阳光私募更加公开化、透明化,这也加强了合作伙伴对私募的认可度。据了解,思考投资目前已经获得了工行和交行的白名单投资顾问角色,并分别与他们进行了产品合作。“我们与工行、交行合作的产品规模在10亿到11亿元之间,下个月和年底我们和工行还会有11亿元规模的产品合作。” 这个第二批登陆资本市场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的掌门人表示,登陆资本市场推动了公司的发展。“今年10月我们有一个统计数据,我们公司排在新三板融资额度前10名。我们在新三板总共融资了3亿多元,这不是产品,是投资人认购我们发行的股票。” 在岳志斌看来,登陆新三板、登陆资本市场毫无疑问对私募行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能提升私募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评价,因此他呼吁更多私募登陆新三板,向资本市场靠拢,“莫要等到隐性门槛越来越高时再行动,因为那时或许已经来不及了”。 虽然包容度高、门槛低的新三板市场“诱惑”颇大,但如何顺利登陆新三板也是摆在众私募面前的问题。 对此,岳志斌表示,第一,私募公司历史沿革一定要有很清晰的股权变更,此外,公司验金、资本金、收入、纳税统统都要规范,“比如2010年我们开始为登陆新三板做准备的时候就重新注册了一家公司,开始了第一个产业运用”。第二,主营业务要透明。在基金行业,一定要选择比如股权、证券、创业或其他类等大类作为公司主营业务。第三,公司要有突出的亮点,“比如我们公司是整个私募行业里唯一一家专注于做大宗交易、一级半市场证券类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第四,由于挂牌后的私募比较透明,在管理上也一定要规范运作,这不仅体现在财务运作上。岳志斌提醒,所有成立的产品,包括清算所有的产品,交易记录、文件一定要保存。此外,他还提醒私募一定要配备风控岗位,或设立投资决策委员会等。 在对外方面,岳志斌提醒私募也要规范运作。他表示,私募不仅要与券商、投资者打交道,还要与监管部门打交道。“所以私募既要主动向当地金融主管部门汇报工作,又要到金融协会备案登记。” 另外,据介绍,思考投资目前正在为做市做准备。“我相信我们即将成为第一家有做市交易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这也是私募进入中国证券市场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对整个行业发展非常重要。”岳志斌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