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内地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步伐愈加紧凑
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与德意志交易所集团昨日就共同建设离岸人民币金融工具交易平台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法兰克福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作为该平台的运营机构。 根据协议,合资公司将定名为“中欧国际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上证所、中金所和德交所集团将按40%、20%和40%的比例分别持有新公司股权。合资公司的主要职能是研发和上市交易以离岸人民币计价的证券和衍生产品。新公司计划于今年四季度正式投入运作。 事实上,这一计划早在前年就开始酝酿。2013年,上证所和德交所集团在北京探讨两所合作时就提出在欧洲建立离岸人民币证券产品交易平台、推动欧洲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的设想。今年3月19日,首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发布的联合声明中明确表示双方支持三方合作,计划在法兰克福建立离岸人民币金融工具交易平台。 今年年初,渣打银行研究报告预计今年人民币国际化将保持强劲势头,至今年年末,离岸人民币资产可能超过3万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合资公司的建立是继沪港通后,上证所和中金所支持“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通过与德交所合作建设欧洲离岸人民币证券产品交易平台,可以充分发挥中德双方交易所的优势,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发多样化的人民币证券产品,填补欧洲时区人民币证券市场的空白,为境外人民币资金提供更丰富的投资工具选择,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事实上,提高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更好地“引进来”和“走出去”,一直是内地市场人士思考的课题。近段时间以来,内地市场双向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 上周五,证监会宣布开展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下半年深港通预计也将开通。就在前一天,英国富时集团(FTSE)表示,中国A股将被纳入富时罗素(FTSE Russell)指数,A股在指数中的权重将与R/QFII的总额度挂钩。除此以外,美国的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也正在积极酝酿将A股纳入其指数,并将于北京时间6月10日公布是否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决定。市场人士表示,作为全球制定基金基准的龙头,FTSE和MSCI两大指数公司旗下主要指数成分股的变动增减,影响上亿计的资金“换马”,百亿美元潜在资金或进入A股。 瑞银证券A股策略分析师杨灵修认为,A股在 FTSE过渡指数的初始权重为5%(与R/QFII的总额度挂钩)。随着A股越来越开放,完全可供国际投资者投资时,权重将上升到32%。今年6月现有跟踪MSCI指数的资金将达9.6万亿美元(跟踪新兴市场指数占其16%)。如果A股被纳入(假定以5%权重纳入),直接受影响的是被动型资金(占 1/6),即150亿元人民币或直接流入A股。更重要的是MSCI的示范效益,主动配置资金可能会买入A股,这样估算最多将有90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资金配置A股。 “虽然目前很多境外投资者对于内地资本市场的认识还存在一定不足,但随着更多投资渠道的建立,特别是资本市场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内地在全球市场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