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青睐基准产品合作模式
中国内地庞大的市场和商机,令欧洲、美洲及亚洲等地主要衍生品交易所期待能与中国内地期货及衍生品市场连接,开展深层次合作。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多数境外交易所希望能以移植基准产品合约或推出符合中国内地特色的合约的方式与中国内地市场对接。 “一直以来,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都在非常积极地寻找与亚洲交易所合作的最佳方式。我们曾在亚洲做过客户调查,发现最受欢迎的品种是沪深300 股指期货,这表明中国境外投资者对投资中国内地市场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在上周四于香港举行的第三届美国期货业协会(FIA)亚洲年会上,EUREX亚洲及中东商业发展事务副总裁宋敏君如是说。 港交所集团策略主管James Fok也表示,中国内地市场有着巨大的风险管理、对冲等需求,“相比建立一个跨国境的合作项目,将LME的基准产品移植到香港来满足中国内地投资者的需求,这样的方式更可行,敏感度也更低”。 宋敏君表示,为欧洲投资者打开中国内地市场是EUREX的主要战略之一,EUREX正在考虑与中国内地交易所建立合作项目,“希望未来能和中国内地交易所复制与韩国交易所、台湾期交所类似的合作模式,但目前存在配额限制、资本管制等障碍”。 据了解,2010年开始,EUREX与韩国交易所合作提供KOSPI200指数期权的24小时交易服务。当该品种在韩国交易所收盘后,便以当天收盘价通过一个特定合约转换到EUREX进行交易,至第二天韩国交易所开市时再重新转回。去年5月,EUREX和台湾期交所推出联结产品欧台期货、欧台期权(以台股期货、台指期权为标的的一天期期货),交易对接模式与韩国交易所雷同。目前,该联结产品已成为亚洲指数类衍生品市场中交易最活跃的产品之一。 “作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EUREX有大量的纯机构化产品。”宋敏君说,但在EUREX平台交易的中国客户主要是专业个人投资者和小型投资公司,为适应中国内地的投资者结构,EUREX正在内部商讨推出更多小型期货合约和以人民币计价的产品,“更加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方面在支持期货及衍生品领域对外开放上的态度”。 今年3月举行的“中德首次高级别财金对话”发布的联合声明称,双方将“致力于加强中德两国在期货和场外衍生品市场基础设施、跨境支付服务等领域的跨境监管合作”。 虽然中国内地期货及衍生品市场正在稳步推进对外开放,但CME集团东北亚地区执行董事Patrick Chan认为,中国内地市场相对而言还比较封闭。“在连接中国内地市场的这场竞赛中,CME的优势在于有一系列基准期货和衍生品合约。许多中国内地的银行、证券公司都希望能利用这些基准工具,这对CME来说是个发展机遇。”Patrick Chan说。 在连接中国内地市场上,新加坡交易所(SGX)也不甘示弱。SGX香港办公室首席代表Ringo Chiu告诉记者,不少中国内地投资者希望配置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工具。为强化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的对冲作用,SGX从去年就开始讨论推出对应的期权产品,目前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期权合约设计已经完成,正在等监管部门批准。如果深港通今年启动的话,SGX将会在年内或明年推出该期权产品。 Ringo Chiu建议,国际交易所与中国内地交易所等市场主体合作不能太着急,应先为中国内地投资者提供可持续的帮助和教育,使其逐步熟悉国际市场规则,并与中国内地监管部门、相关主体充分沟通,然后再自然过渡到合作,“这样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