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这里:首页
 

新闻资讯

 

时事报道

马文胜:企业风险管理工具应多元化

        2015-04-22 00:00:00    
 
    “现货企业的风险管理工具应该是多元化的。”在日前举行的“2015物流金融上海国际高峰论坛”上,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表示。
  他认为,“一带一路”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机遇,因为“一带一路”会输出生产力和产品,这会促进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也会使国内实体企业加快转型。
  “企业内部的运作模式将会发生改变,不再是简单地把规模做大。有的企业已经开始转向以价格波动和风险管理为导向,有的企业已经转型为大宗商品交易商,为一些中小企业融资,同时为它们提供定价服务,成为连接标准化市场和个性化市场的纽带。”马文胜表示。
  近年来国内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新型融资工具不断出现,通过期货市场融资来服务实体经济受到重视,而且不再是简单的质押融资。目前很多机构是通过对冲手段募集资金,它们的资金直接进入封闭型的交易市场,如证券市场、期货市场。
  “有没有可能将封闭圈中的资金,通过一个监管渠道引入实体经济中,比如先引入到仓单市场、货单市场和提单市场。”马文胜称,目前场外市场模式多样化,在监管到位的情况下,私募等机构可以发行一些与现货挂钩的产品,为现货企业输血。
  不过,马文胜表示,这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必须建立在货权、提单完全证券化的情况下。“目前市场是完全有条件做到的,在仓库能够把控,货单、提单标准化的情况下,资金再通过银行托管,进而为企业提供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他表示。
  据透露,目前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他认为,未来2—3年,中国一定会出现互联网金融做得非常好的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很多现货企业的生产、贸易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过去现货企业都是点对点的现货贸易,定价模式单一,在了解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工具后,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考虑转变定价模式。
  “定价模式转变需要有一个基准价,在基准价的基础上,再加上升贴水,然后确定远期的价格,这就需要期货市场、中远期市场,需要企业把这些基础市场利用好。”马文胜说。
  在他看来,现货企业要提升竞争力,需要利用好各种工具,特别是衍生品工具。“现货企业的风险管理工具应该是多层次的。”马文胜表示,过去实体企业管理风险的工具可能只有期货,这不能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企业生产的产品可能与期货的交割标准不太一样,发展中远期市场是非常有益的补充。
  此外,实体企业也应该积极参与场外市场。“现在只要市场上交易量大的期货品种,我们都给相关客户提供‘一对一’的场外期权服务,这样产业客户就不需要自己再到期货市场去做对冲了。”马文胜说。在他看来,只有风险管理工具多元化,企业才能以更低的成本更好地解决经营中的风险管理问题。
 

 
版权所有(C)山东省期货业协会
地址:济南市经七路86号(经七路与纬一路口西南侧)11楼1103室   电话:0531-86131789 sdqhxh@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19029037号-1 鲁ICP备19029037号-2 技术支持:山东红苗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