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情况是,存在套期保值机会时,企业同时存在充裕适当的现金流
A 企业需求分析
图为铝企业经营流程 铝加工企业的经营风险,大致来自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原料已采购或采购价格已定,而产品未售出或销售价格未定,此时承受着原料价格下跌的风险。二是产品销售合同已签即销售价格已定,而原料未采购或采购价格未定,此时承受着原料价格上涨的风险。三是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还承受着汇率波动的风险。 例如,某电缆有限公司每年会向国家电网投标8到10次,平均1到1.5个月投标一次。相应地,平均每次中标3000到7000吨,中标几率为30%到 50%。尽管每次投标、中标的吨数有所差异,但对企业来说,每次中标3000—5000吨的时候,在资金及运作等各方面都较为顺畅。应对企业的生产情况及资金流动、融资规模、经营体系、极限产能等情况做进一步的分析,以便对企业资金进行预期安排分析。 投标评估 投标评估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市场进行分析,评估未来的铝市场是否值得去招标。可从经济周期、产业周期、产业供求、库存变化、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形势等角度,来对企业经营所处的具体市场环境进行宏观面的分析,并做出未来三到五年产业结构的评估判断。此外,还可从企业实际运作中的成本角度考虑。 如在投标价为12700元/吨才可中标的情况下,又考虑到市场上的现实行业情况,如国内大型铝企业可能囤货,在13000元/吨价位左右才放货出铝。这样,导致企业实际运作成本上升,从企业的盈利角度来看,并不是最大的效用。因此,此时不参与投标也不失为一种较优的选择。 套期保值时机与资金的配合关系 如何避免在有资金的时候没有保值机会,以及存在保值机会却没有资金流现象的产生。最好的情况是,在存在保值机会的时候,企业同时存在充裕适当的现金流。因此,如何对客户资金做出正确的预期安排,需要继续探讨。 对风险的进一步预警及控制 如套保中砍仓的时机选择,又比如何时在即便亏损的情况下也得进行保值操作。套期保值操作如何分步来实现;何时对冲头寸,是在买现货的同时进行,还是在买现货之后进行,也即头寸的对冲时机问题;在等待中标期间如何管理已经完成生产的库存,相应的配合与制约机制又是如何? 价格跟踪、趋势判断及分析 日常的资讯服务中,加入对当天价格的趋势判断及建议方面。
B 企业套期保值体系的建设
事实上,加工类企业属于天然的卖空者,即首先该铝加工企业先与国电公司签订加工合同,敲定加工及供货合同,如果采购原材料价格低于合同价,即构成复合利润:原材料价差+加工利润,如果采购原材料价格等于合同价,即构成单纯加工利润,如果采购原材料价格高于合同价,即构成零利润或负利润,当原材料价格急剧上涨而企业未能及时进行套期保值操作便会出现巨额亏损。因此方案设计属于固定卖空价与动态期货价格之间的套利行为。 投标评估分析书 针对企业参与投标的问题,从宏观经济层面及具体计量分析的角度,为企业是否参与竞标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建议。就宏观面而言,美元指数到达100之后,受就业数据影响美元再度走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铝创下本轮反弹新高。此前,上海铜、铝期货也双双刷新反弹纪录。不过,由于国内市场近期合约买盘明显不足,当前金属市场涨势仍来自于被动型投机资金的力量。 自3月中旬以来,国际油价从44美元/桶升至目前的51美元/桶,累计涨幅已经接近16%。而在铝整个生产过程中,氧化铝和电费几乎占了整个生产成本的70%,平均每吨铝需要耗费的电量为14000—15000千瓦时,如果能源价格在原油价格的拉动下发生了强劲的上涨,也将会带动电解铝的生产成本上升。基本面方面,LME铝库存进一步减少,我们认为市场未来需求将进一步改善。但随着价格上扬,复产力度也可能随之提高,过剩压力将会继续压制了价格上行空间,走势呈现振荡局面可能性较大。 保值标准的建立 一般来说,保值标准的确立,可主要参考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基本面,二是技术面。依靠基本面因素,应当做到及时、客观,便于具体操作,但实际应用难度较大;而依靠纯技术标准,准确但很难对企业有较强的说服力。换句话讲,基本面是一种静态的标准建设,交易模型是一种动态的标准建设,如何将两者结合好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将该公司的业务需求设计模型,再逻辑化求解: 模型说明:矩阵网格模型,横轴为投标期、等待期、交货期三个时间链,竖轴为保值操作方案,矩阵交汇点为合约事件。具体下表所示:
企业保值模型建立 一是企业现金流的流程建立,二是企业实际生产流程建立(原材料的购入、生产加工、产成品销售),三是期货保值操作的流程建立,形成三位一体的立体符合保值操作模式。要注意的是,实际上,该企业的投标期、生产期、交货期等基本要素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给我们设计套期保值计划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精细化对应保值操作策略 一般来说,客户具体采取操作的时候,所采取的操作策略有以下两种:一种是根据自己经验所做的保值操作;另一种可以在应用相关软件的基础上进行套保操作,如根据WHY智能化投资点价系统的信号指示来进行保值操作。两种操作策略的有机结合,可能是更为有效的一种模式。这里,我们分阶段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进展情况,对上述两种操作策略相结合的操作模式做精细化的保值操作跟踪。 一是现实市场情况可行性分析。利用逐笔控制的方式,在LME市场上虽然可实现对应化的优化控制,但鉴于国内期货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现实可行的是进行总量控制及总体额度的套保。而目前在国内市场中做到完全的一一对应的逐笔跟踪控制,不一定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二是目标价位的设定。目标价位的设定主要可有两种策略:单一目标价位策略以及多级目标价位策略。所谓单一目标价位策略是指企业在市场条件的允许下,在为保值所设定的目标价位已经达到或可能达到时,企业在该价位一次性完成保值操作。这样,不管今后市场如何变动,企业产品的采购价和售价都是锁定的,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对企业不再产生实质性影响。国际上很多大企业即采用此种策略进行保值操作。而所谓多极目标价位则是指企业在难以正确判断市场后期走势的情况下,为避免一次性介入期市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从而设立多个保值目标价位,分步、分期在预先设定的不同目标价位上按计划地进行保值操作。 三是保值比例的确定。现代组合套期保值理论将现货头寸和期货头寸作为一个投资组合,在风险最小化或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下,确定现货头寸与期货头寸的最优比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最优套保比例。 根据套保品种、套保合约和套保期限等实际套保要求,选择合适的最优套保比率模型,计算最优套保比。若无合适的最优套保比率模型,也可用多个模型结果的平均值近似。此外,最优套保比率模型分为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投资者可根据自身实际管理水平和套保精度自行选择。 在确定保值比例的时候,要重点参考如下因素:企业的经营状况、公司资金状况、价格波动比率、期现价差、内外比价、行情演变趋势等。一般而言,不同企业保值力度的大小,目前主要取决于企业决策层的态度,通常情况下,50%的力度可以考虑作为一个经常的立足点。在本项目中,根据客户的实际经营管理需要,将所持现货头寸进行了100%的保值。 四是具体操作策略。一批头寸对应相应的现货,对应于企业加工的每一个环节,利用程序化交易信号进行逐笔头寸的保值操作。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我们将其归纳总结为以下几个阶段的保值操作策略需求。 投标企业参与套保,一般来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图为招投标阶段 OA阶段是指从投标到确定中标之间的时期。在决定投标、并参与投标而并不知道是否能中标的情况下,在此期间如何锁定投标价格的风险。AB阶段为加工等待期,中标以后,在确定合同加工金额后,一般有一到三个月的加工等待期,在此期限应如何进行保值方案的设计,此阶段的保值操作可如上一阶段。BC阶段为正常加工期。在此阶段,保值头寸应根据企业对应的现货加工流程进行逐一的对冲平仓操作。此阶段可能面临逐次平仓,抑或一次性平仓的选择。
C 保值操作诊断分析
本部分是在企业套保操作全部完成之后,对企业的保值操作结果进行相应的账户诊断分析。套期保值操作诊断系统,将从风险管理角度,使用比较全面的统计分析指标,着重考虑分析套期保值整体收益水平、评估收益与亏损的相对安全性,揭示整体收益水平下潜在最大的风险,提出个性化的诊断建议,帮助客户调整、完善套期保值操作策略。 客户交易诊断系统是一个科学性数据检测、分析评价系统和买卖决策管理系统。它具有较完整的分析策略和决策方法、较科学的分析方法、较合理的表现形式、较高的分析执行效率,以及较高的资源利用效率。 企业套保中遇到的其他问题 逼仓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实际运营中,企业会遇到逼仓现象。具体来说,就是近月现货价格涨得很高,使得企业原材料成本不断攀升,但用于保值操作的期货远月合约却价格较低。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要持续开展的,这样就可能造成远月合约到期后期货市场上收益较小或为零,进而最终导致套期保值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在LME市场上进行保值、分批保值等策略。就分批保值而言,可以近月、远月的期货合约都进行保值买入,但买入的头寸比例有所差异;在LME市场上,则是利用其交易价格的连续性去除逼仓威胁。但是,上述两种方法均有利有弊,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逼仓问题。因为逼仓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机构客户操纵市场的非市场行为,所以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手段进行校正。 客户保证金的预算管理 平仓的平均价位是多少?例如开仓做一手铝锭的初始保证金是4800美元,维持保证金是3600美元/手,两者之间差1200美元/手,现在做了60手,则60×1200=72000美元。也就是说,如果客户权益总额不低于7.2万美元的话,属于安全区域,可以不通知客户。但如果一旦突破这7.2万美元的临界值,则必须通知客户了。客户保证金不足的时候,可采用减仓或者追加保证金两种形式,两种形式都需要全部补齐。
D 库存价值的管理
库存管理中的成本核算 企业为了保持生产的连续性,不得不采用库存存货模式,然而库存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会占用企业资金,它需要计算成本,在决策持有库存量时,必须确定每一具体决策对成本的影响。在库存决策中涉及的成本主要有订货成本、库存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三类。 订货成本。由于向供应商发出订单购买物品而发生的成本,订货成本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分离出那些随发出订单的多少而变化的成本要素。其中订货成本还包括产品成本和运输成本。 库存持有成本。包括企业由于所持有的库存量而发生的一切成本,通常包括下列因素:过时成本、损坏/报废、税、保险、存储、资金。不同物品的库存持有成本实际上是不同的,但这在库存控制中是不现实的,通常的做法是选一个平均数字,或选用一个适用于每一种主要产品类型的数字。 缺货成本。缺货成本是衡量采购价值和销售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要明确地计算缺货成本却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在缺货成本中包括由于发货量小而产生的额外的、较高的货运费用,以及由于降低的客户满意度造成的损失等因素。 库存管理价值与缺货成本 库存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保证总成本最低的前提下去平衡总成本和库存成本之间的关系,而其中的缺货成本尤为重要。保持一定的库存,确保能在预期时间能满足生产需求,就保证了缺货成本的减少,从而尽可能的达到总成本最佳的状态。 利用期货市场建立虚拟库存的优势 当铝现货价格在低位时,大部分现货企业都希望能第一时间、最大量的采购以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但因为资金周转、库存场地限制、全款支付、保质期等因素并无法达到预期目的。如何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利用好期货工具的资本市场属性,在期货市场上建立起虚拟库存可解决此难题。举例来论证:假设铝锭目前价格在 13000元/吨的低位,600万元的预备采购金额,则采用期货虚拟库存和传统的备货区别见下表:
表为期货虚拟库存与传统备货区别 通过上述对比来看只需要10%左右的资金就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建立虚拟库存,达到铝锭价格在低位时的成本锁定,解除了库存难、资金流动性弱、市场操作困难等一系列的问题。 总之,随着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日益进化和基于效率的诉求,金融链条、采购供应链条及风险管理链条缺一不可,从而使得企业在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下获得稳健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