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这里:首页
 

新闻资讯

 

时事报道

交易所“本土化”运营知易行

        2015-04-01 00:00:00    
 

    国外衍生品交易所竞争升级

   经历过前两年大开大合的行业并购之后,一些国外期货衍生品交易所在2015年不约而同地将业务重心放在了对产品及服务的“深耕细作”上。
  
  
国外交易所竞争升级
  
  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国外衍生品市场中一些大型交易所集团可谓“动作连连”。
  3月11日,纳斯达克OMX集团宣布计划在今年年中推出能源期货交易,覆盖包括原油、天然气及美国电力期货等品种。而在去年芝商所欧洲交易所(CME Europe)投入运营后不久,芝商所就宣布计划于今年3月推出以欧元计价的欧洲小麦期货。此外,去年年末洲际交易所新加坡(ICE Futures Singapore)也宣布计划于今年3月推出布伦特原油、黄金以及人民币期货交易。
  “在前几年通过并购等方式实现‘跑马圈地’之后,眼下一些大型国外交易所在产品和服务方面‘深耕细作’并不意外。”一位国外经纪机构人士告诉期货日报记者,ICE、CME等大型交易所都采用公司化运营模式,而且多数还都是上市公司。这些国外交易所或是通过并购或是组建新的交易所的意图都在于拓展其业务范围,提升营收水平。在经历过前期的整合消化后,这些交易所推出相关产品和服务吸引投资者参与交易必然会是其下一步业务重点。“毕竟判断上市公司的好与坏都要靠营收数据说话。”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曾先后竞购纽约泛欧交易所失败的两家交易所——纳斯达克OMX集团和德意志证券交易所也在继续推进各自的衍生品市场布局。除了前文述及的纳斯达克OMX集团计划今年年中推出能源期货外,日前德意志证券交易所也宣布准备对孟买证券交易所旗下商品交易所进行投资持股,加之此前德交所对孟买证券交易所的股权投资,其准备利用印度市场扩大对亚洲期货及衍生品市场影响力的意图已相当清晰。
  
 
 交易所“本土化”运营知易行难
  
  在推进全球化布局的进程当中,CME、ICE等大型交易所集团对提升“本土化”运营也相当重视。
  去年3月CME欧洲交易所成立不久,便宣布拟推出欧洲小麦期货。这一举动被市场普遍认为除了具有拓展欧洲市场的意义外,CME也希望借助自身在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传统优势对在欧洲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的泛欧交易所(Euronext)的小麦期货发起挑战。与此类似,去年年底洲际交易所新加坡(ICE Futures Singapore)刚成立不久,便宣布准备今年3月推出黄金、布伦特原油、人民币、中国白糖及中国棉花五个品种的期货交易,而这些合约标准交易单位较小、现金交割等特点显然是经过了精心安排,以更好地适应亚洲特别是中国投资者的偏好。
  不过,对于像CME和ICE这些全球化布局的交易所来说,眼下其所推进的“本土化”经营却并不顺利。本月24日,CME方面对外表示,由于目前无法在欧洲市场中获得足够的可交割资源,其将暂时搁置原定于今年4月末推出的欧洲小麦期货。
  在3月中旬的证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对于美国洲际交易所新加坡(ICE Futures Singapore)未经协商宣布上市基于郑商所棉花和白糖期货结算价的期货合约的情况,证监会向新加坡金融监管局表达了关切。同时,郑商所也先后两次致函美国洲际交易所新加坡,明确表示其未经授权使用郑商所相关合约最后交易结算价进行现金交割属于侵权行为,应立即停止,并协商妥善处理相关事宜。此后,在洲际交易所新加坡(ICE Futures Singapore)官方网页上,与白糖、棉花两品种期货合约相关的内容被取消。
  “与其他领域相比,期货及衍生品领域内的‘本土化’运营要求非常高。”前述国外经纪机构人士表示,那些全球化布局的交易所既要贴近所处地区投资者的习惯设计交易产品,同时产品及交易规则又要与当地的法律规则、监管要求等保持一致。特别是在经历过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对金融领域的监管也都在加强,对于那些有志于全球化布局的交易所来说,如何适应跨境监管要求将会非常重要。

 

 
版权所有(C)山东省期货业协会
地址:济南市经七路86号(经七路与纬一路口西南侧)11楼1103室   电话:0531-86131789 sdqhxh@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19029037号-1 鲁ICP备19029037号-2 技术支持:山东红苗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