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究期货市场微观、中观、宏观三大基本功能,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A “发现预期价格”是期货市场的本然特性 市场有风险,这是每一位市场经济参与者都熟知的警句。市场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与消费不同步,当期购买(消费)的商品是上一时间段所生产的,即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时滞。因此,市场经济的本质是预期经济。也就是说你今天生产出来的商品能否符合明天(下一时间段)的需求(是否能将本求利地卖出去),决定了你在市场上的盈亏成败。所以,人类对市场预期的探索伴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诞生。 我们可以从合同交易到期货市场的演变历史中得到明示。农产品购销合同开始于商品经济初期(封建社会),供需双方根据各自对收获后农产品市场的预期,通过讨价还价,预先确定了收获后农产品的成交价格,我们可以将此视为“发现预期价格”的初级探索。但由于签约双方的信息不齐全性、不对称性和不可比较性,再加上搜寻签约对手难度及时间成本,使合同所“发现预期价格”并不公正公平,也无法反映标的物未来市场供需变化的趋势。 为了减少搜寻成本,提高合同签约成功率,人类组建了远期合同市场;为了进一步方便合同市场业务发展,人类又创造性地把非标准化的购销合同转化成标准化的期货合约,终使偶然的、个别的合同签订演化成现代化的期货市场。由于在期货交易中,合约买卖在先,到了约定时期后才实施标的物交割,自然没有人愿意为以后才能到手的标的物现在就支付全额的价款,所以合约成交秉承合同签订的交易特征,采用的是保证金交易方式(也就是杠杆交易方式,其中保证金交易方式在合同签订时买方交付定金,杠杆交易方式在合约买卖时交易双方都必须交付保证金)。 保证金交易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期货市场的流动性,而期货市场允许以对冲合约的方式结束交易,不必交割标的物,则吸引了众多投资(投机)者入市,进一步放大了期货市场的流动性,使期货市场交易规模数倍于标的物(基础市场)成为可能和现实。由于对标的物未来市场价格研判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期货市场参与者的切身利益,在压力和动力的双重刺激下,期货市场参与者竭力收集相关信息,以期把握市场价格走势;研发各类定价理论和模型、发明各种交易技术和软件、开发各款组合投资产品和工具,以期在期货合约买卖中获利。 正如哈耶克所说:“不是因为市场之中的任何一个参与者都能够观察全局,而是因为他们每个人的有限见解彼此结合而重叠,足以使有关的信息经由许多媒介传达给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期货市场价格能充分并连续地反映出标的物未来市场潜在供求的变化,并最终会反映出全部可能获得的信息。而蕴含了全部信息和集体智慧的市场就会产生优于任何个体,乃至于企业团队、经济学家的价格预测。所以,期货市场“发现预期价格”是其本然特性,在“发现预期价格”的量和质上,期货市场与远期合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使其具备了微观、中观、宏观三大基本功能。
B 微观功能——风险对冲 风险对冲也就是国内熟知的套期保值,由于套期保值主要是研究企业层面如何利用期货市场来对冲现货市场价格风险,所以本文将此归为微观功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和论述国内已相当充分展开,所以本文不再赘述。在此只想对套期保值这个名词进行一些辨析。 套期保值通常是指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同时就同种商品进行数量相当但方向相反的买卖活动,利用期货市场对冲,转移现货市场价格风险,提高企业处理现货市场价格风险的能力。但在实践中,由于市场环境、期货交易制度设置、操作技能等诸多因素影响,并不能将现货市场价格风险完全对冲或转移掉。纵然现代套期保值技术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套期保值者最终结局只能是对冲或转移现货市场较大的价格风险,而必须接受较小的基差风险。 套期保值译自英文 “Hedge”一词。根据《牛津现代英汉双解大词典》和《牛津大学英语词典》对Hedge的英文释义:1.用树篱把…围住(a fence or boundary formed by dense or shrubs);2.对可能损失的对冲保护(a protection against possible loss);3.减少损失的风险(reduce one’s risk of loss by compensating transactions on the other side),即为防止损失的两面下注。因此,从英文原义来看,Hedge更多地表达了对冲风险的思想,我们把它译成套期保值,原意可能是在我国期货市场建设初期,这样的翻译能便于公众的理解和领导层的支持。但套期保值这个用辞,特别是“保值”两字容易理解为“保证将来在现货市场的实货买卖不亏损”,容易引起误解。 我国财务主管部门制定的套期保值会计准则对套期保值有效性的认定,就是源自于这种误解,给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状况灵活实施风险对冲策略带来不少的困扰。利用期货市场来对冲现货市场价格风险,对冲的结果现货市场可能是盈利、持平或亏损。即使统一计算两个市场的总盈亏,结果同样也可能是盈利、持平或亏损,但只要对冲的结果可以使企业能够将现货价格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这就是期货场微观功能的有效体现。 因此,本文认为用“风险对冲”来替代“套期保值”的用辞更符合其本意,更具科学性,也更利于企业的运用和实施。
C 中观功能——促使库存结构合理 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原材料库存。同样道理,在产业链、行业间、地区间及流通领域也存有相当数量的库存。在经济趋热时期,为预防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升,厂商就有提高库存的意愿,而且经济越热,库存量就会增加越多。超量的库存,不仅进一步加剧原材料市场供应紧张局面,而且挤占了厂商大量资金,致使现金流紧缺,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幅下降。并使产业地区的一些投资项目因资金短缺而暂停戓缓建,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均衡稳定发展。而一旦经济发展出现逆转,危机产生,就会进入痛苦的去库存期,许多厂商就因熬不过这严冬期而倒闭死亡。 基钦周期就是专门论述由于存货调整而导致两年到四年经济短期波动的周期理论。而期货市场对冲理论告诉我们,只要交付少量保证金买入相关期货合约,就可对冲绝大部分将来在市场上实际购买原材料时的价格上涨风险。因为只要市场存在,市场流动性存在,市场上就没有买不到的商品,问题只是在于你能否付出市场较高的要价。 既然通过期货市场已经对冲了未来现货市场价格上升的绝大部分风险,那么就没有必要采取扩大库存来预防原材料价格上升的措施。按照我国期货交易所大多数期货品种均提供逐月合约上市交易的制度安排,理论上,厂商最多只需一个月的库存就可实现其连续生产经营的要求。这就可释放出大量资金来充实厂商的现金流,增强厂商的企业活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而行业和地区也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项目上去,增强厂商、社会经济的活力和弹性。 例如,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厂商随即进入去库存阶段,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旋即大幅度下降,但由于美国期货市场发达,美国厂商存货相对合理而不臃肿,因此去库存阶段很快就过去。这不仅为美国经济复苏打下基础,也使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回归到合理区间,用时尚不到基钦周期下限的两年时间。 这个案例对我们进一步研究期货市场的中观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据有关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包括厂商在内的社会库存和商品流通费用是美国、日本等市场发达国家的两倍。我国正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去库存、去过剩产能是调结构的重要前置条件,在这过程中如何发挥期货市场中观功能的正能量,加快经济改革的步伐,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D 宏观功能——节约社会试错成本 在没有期货市场的情况下,市场经济参与者只能以当期的现货市场价格作为主要预测依据来进行下一周期的生产经营决策,信息的不完全性使得个体决策具有趋同性,个体的理性就会变成整体的谬误,极有可能导致下一周期市场价格出现新的扭曲。然而市场机制的作用会通过对错误价格的不断修正,来逐步对真实价格进行发现,从而使市场不断趋向于资源配置的最有效率的价格,即均衡价格。当市场环境再发生变化时,市场又需要时间及信息来进行再适应和再调整,市场又进入新一轮的修正价格扭曲的过程,上述过程即为市场经济的试错过程。国内曾经的流行语“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糖高宗”、“蒜你狠”就是对市场试错过程的感性表述,“蛛网理论”则是对市场试错过程的理论表述。可以说,均衡状态是市场经济的一种理想状态,但现实是骨感的,市场始终是处于从扭曲状态向均衡状态回归,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循环往复过程,也就是通过不断试错的过程,来实现社会资源的相对有效配置。 既然市场经济是试错经济,那么资源在试错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损耗,由此也将产生相应的试错成本。按照不同的资源利用形态,试错可以分为实物试错与货币试错,与之对应,试错成本可以分为实物试错成本和货币试错成本两个部分。实物试错成本主要存在于实体经济中,它既包括由于价格信号的扭曲带来的生产资源占用成本、沉没成本,也包括现货交易中实物资产转移流通过程中带来的资源耗损和运输费用支出。货币试错成本主要存在于包括期货市场在内的虚拟经济中,最主要的便是交易费用的产生,其资源损耗相对实物试错较少。 期货市场发现预期价格的本然特性,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简明优化的综合信息,引导厂商预期从现货市场出发向期货市场的转化。从而发挥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试错替代效应,实现期货市场节约社会实物试错成本的功能。
图为在存在期货市场的情况下,现货市场的试错过程 图中的虚线SF表示存在期货市场试错替代情况下,产量与现货价格的关系曲线,与原来的供给曲线相比,可以发现,其斜率相对价格轴变得更为平坦,相对数量轴更为陡峭。折线表示新的试错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到,现货市场实物试错的变动幅度明显减少,而且其试错次数也相对减少。由于期货交易只有到交割日后才需进行实物交割,ΔQ1在交易过程中并不存在实物试错成本,因此,图中ΔQ1表示由于期货市场试错替代所节约的实物试错成本,那么节约的总的实物试错成本可以表示为∑ΔQt。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期货交易摆脱了生产时滞的束缚,能更全面地吸收市场信息,降低信息的不完全性,因此,期货交易形成了权威性的价格信号同时对现货市场价格也具有先导作用。这就引导了交易者特别是生产者的预期,使其降低生产经营决策的盲目性。 同时期货市场的试错为现货市场提供了一种趋势研判,在期货市场试错的基础上现货市场才进行实物的投资生产,在这一过程中纯资本的交易部分地替代了现货市场实物生产试错,减少了实物生产试错的轮回次数,有效避免了不必要的投资与生产波动,节约了由实物试错导致的配置成本与资源浪费。同时,期货合约的交割机制保证其到期后才进行实物交割,标的资产在此之前并未发生转移,这也就避免了现货市场试错中经常出现无效的实物资产转移流通的情况,从而减少了资源的耗损和不必要的运输费用支出,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通过对期货市场产生和发展的探索,我们可以逻辑地发现,期货市场其实是为了对冲市场经济风险而进行的制度创新。既然是人为制定的交易制度,必然始终会存在博弈。期货市场的交易制度也是在动态博弈中不断趋向完善,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各阶段的现实需要,才能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要推动我国期货市场与时俱进地发展,就必须坚持市场制度创新。不仅要充分汲取美国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在防止市场操纵、持仓限额、涨跌停板等市场风险监控方面进行交易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更要在期货市场上市品种、保证金比例、交易手段和策略运作便利性等方面进行交易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拓展市场参与者利用期货市场对冲风险的深度和广度,提升期货市场的活力,为实体经济服务提供更多更好的方法和手段。也要在深入研究期货市场与远期、期权、互换等其他衍生品市场各自不同的功能作用基础上,进行四大衍生品市场之间的融通和组合运作方面的制度创新,以形成多层次的衍生品市场体系,进一步提升期货市场功能作用的发挥,为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建立和稳定发展提供助力和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