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亚洲盘时段,美元指数一度突破100点大关,最高100.06点,创出约12年以来的高点。但随后,美元指数出现明显回落。 近几个月以来,全球经济走势分化,美国经济“风景独好”,美联储与欧洲等地区央行货币政策的差异支撑着美元的强势上行。 上周五公布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远超预期,助推了美元升势。强劲的就业数据使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迅速升温,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会在本月的议息会议上,去掉前瞻性指引中的“耐心”一词,为今年6月的升息铺路。 此外,欧洲央行万亿欧元规模的量化宽松于本周正式启动,也助涨了美元指数。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全球市场(CIBC World Markets)汇市研报中称,目前外汇市场尚未完全消化对美联储快速加息的预期,加息可能始于今年6月,这一预期的兑现有望促成美元的最后一涨,随后来自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好消息将会逆转美元强势局面。 另有分析人士表示,若美联储加息进程继续推进,步伐温和,美元指数可能继续维持在高位。若美国以外的经济体复苏状况得不到好转,也会助力美元的强势。 “强势美元会给新兴市场带来冲击,其国际计价货币地位会从供给端压低大宗商品价格。”招商期货宏观分析师李科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根据以往经验,当美元强势时,债券整体收益率曲线会上移和陡峭化,短期内债券受到的压制将大于股票。资金可能从大宗商品市场抽离,贵金属作为替代资产的需求将会因美元升值而下降。 “投资者会倾向于增持美元资产。”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表示,虽然国际金融研究所(IIF)发布的2月投资基金资产配置报告显示,欧洲央行宣布QE计划之后,基金对欧元区市场的投资比重有所提升,而对美国股市的资金配比有所下降,但长远来看,美元资产依旧是基金资产配置的首选,资金流向欧元区只是短期现象。 程小勇认为,2月资金流向欧洲主要是由于美国遭遇严寒天气,市场担忧美国经济复苏放缓。同时市场对于欧洲扩大QE规模持乐观态度,认为欧元区资产估值偏低,因此出现抄底意愿。然而,本月的数据显示,严寒天气对美国就业等市场影响有限,预计本月国际资金仍主要流向美国。 从2月数据来看,虽然基金对新兴国家市场的兴趣仍不大,但总体较为稳定。2015年以来,新兴国家市场分化加剧,基金对中国、印度、印尼、尼日利亚、智利的资产配置增长较大,而对巴西、俄罗斯、墨西哥等国家的资产配置则大幅下滑。李科表示,短期内,各国家及地区经济指标的变化将是决定资金流向的关键。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