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欧元区经济或延续“温水煮蛙”式挣扎 |
2015-01-13 00:00:00
|
|
2014年,对于“No news is good news”的欧元区来说,虽然较为平淡但也平稳。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欧元区在2015年仍旧面上面下风险齐聚。 无论是鉴于其央行并非隶属于一个主权国家所导致的、想要实施的继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无法很好地通过及实施,还是其面临的区内经济体结构性发展不平衡、通缩风险加剧等顽疾,这些因素都使得我们对2015年欧元区经济前景充满疑虑。 整体上,我们认为,欧元区经济的复苏前景依然充满不确定性,2015年不出大的风险和危机,保持目前的弱势复苏状态已算不错。 成员国之间经济分化仍在继续 集中反映欧元区经济状况的工业生产显示,近期欧元区经济略有好转,但成员国之间经济分化仍在继续。 数据显示,欧元区2014年12月制造业PMI初值为50.8,创5个月新高;12月服务业PMI初值为51.9,也位于荣枯分界线之上;12月综合 PMI初值为51.7,高于预期及前值,创2个月新高。不过,核心国家却表现平平:德国12月综合PMI初值创18个月新低,而法国私营部门经济活动已经连续8个月萎缩。形成对比的是,德法之外的其他国家经济活动平均增速则创5个月新高,也就是12月欧元区工业生产的改善主要是由非核心国的改善而拉动的。 因此,尽管数据体现出欧元区部分改善迹象,例如需求有回升迹象、新订单出现增长、就业增长升至5个月新高等,但仍不改欧元区整体经济疲弱的局面,尤其是区内经济体结构性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仍在深化。 从重要的核心国来看,经历了短暂的衰退之后,德国经济在2014年四季度有复苏迹象:德国12月IFO商业景气指数从11月的104.7小幅升至105.5,为8月以来最高水平;德国企业信心指数也连续第二个月上升,这可能是受到油价下跌及欧元贬值的利多作用影响。 欧版QE今年可能推出 通缩阴影依旧不肯离开早已步履维艰的欧元区。尽管欧洲央行并不完全愿意面对经济陷入通缩的风险,但实际情况是,欧元区距离通缩风险却渐行渐近。2014 年11月欧元区通胀水平CPI初值同比增长0.3%,创5年新低,远低于欧洲央行2%的通胀目标。这使得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认为,欧元区通胀正在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短期通胀预期已经跌到极低的水平。这也是欧洲央行扩大资产购买的一个基本背景。 欧洲央行一方面信誓旦旦地向市场表示必要的宽松是可能的,另一方面又在不断推迟扩大宽松的时间。我们认为,这是因为: 一是欧洲央行本身对扩大宽松的效果存疑,而下调经济增速及通胀水平的举动也是对市场心理的一种引导,使得市场逐步接受这种不断强化的弱势局面,从而不再对欧洲央行的宽松时点产生更大的压力,这一点有些类似中国国内对经济新常态的不断引导。 二是欧洲央行采取进一步的宽松政策,一直受到具有很大话语权的德国的反对,这为欧洲版QE的推出及实施预埋了坎坷的伏笔。 德国国籍的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委员劳滕施莱格就在2014年11月30日表示,即使欧元区通胀率还在下降,她也认为,欧洲央行几乎毫无进一步货币宽松的空间。 德国央行行长兼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委员魏德曼是超级宽松政策一贯的反对者。他认为,欧洲央行能在持续一段时间内提升经济潜力是不切实际的想法。魏德曼同时强调“只有结构性改革和更强的竞争力才能点燃欧元区经济”。 三是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对欧元区的影响是把双刃剑,其对欧元区经济的影响需综合考量。短期来看,尽管跌跌不休的油价减弱了欧元区的通胀及通胀预期,加大了欧洲央行再宽松的压力,但油价超市场预期的大幅下跌又明显缓解了欧元区对石油的依赖,从经济成本角度来看,反而是某种程度的阶段性利好。欧洲央行在正式推出欧版QE之前,也需要有窗口期来观察国际油价下跌对欧元区经济的持续性影响。不过,从长期来看,国际油价下跌受到最大影响的是俄罗斯经济,而欧元区与俄罗斯在金融和实体经济层面的密切联系又加大了欧元区被拖累的风险。 来自俄罗斯的影响 从经济上看,俄罗斯最主要的进口国或区域除了中国也就是欧元区了。实际上,俄罗斯与欧元区国家的贸易往来最为紧密,数据显示,2013年俄罗斯从欧元区进口的总额占其总进口额的比重超过40%,而其中12%又来自于德国。这样,当来自于俄罗斯经济需求的不足传导至其贸易新订单上时,欧元区国家感受到的压力是实实在在的。 从金融体系看,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截至2014年二季度,全球24个国家银行对俄罗斯的风险敞口中,有75%是集中于欧洲银行的,尤其是法国银行对俄罗斯的风险敞口占到23%之重。因此,欧元区最好“祈祷”俄罗斯经济不出什么大的风险或危机,否则受到最大冲击的就是欧元区自身,尤以法德为甚。 综合上述几方面的分析,我们认为,迫于各种压力,2015年,一方面欧洲央行将继续为欧版QE的推出而不断平衡各类关系;另一方面,即便欧版QE正式推出,其宽松规模和力度也可能会不及市场预期。 |
|
|
|